鸳溜泠泠静滴时,无端不寐意凄其。
夜台应亦同萧寂,惟煞青鸾信独迟。
鸳溜泠泠静滴时,无端不寐意凄其。
夜台应亦同萧寂,惟煞青鸾信独迟。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雨声中难以入眠的孤寂心境,以及对远方或已逝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鸳溜”比喻绵绵细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泠泠静滴时”,细腻地描绘了雨滴轻轻落下,与水面接触时发出的清脆声响,仿佛是自然界的低语,增添了几分宁静之美。
“无端不寐意凄其”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某种原因无法入睡,内心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凄凉感。这种情感的流露,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忧郁。
接下来,“夜台应亦同萧寂”一句,将视角转向了另一个世界——“夜台”,这里可能是指坟墓或冥界,暗示诗人对已逝之人的怀念。通过“同萧寂”的描述,强调了死者与生者在情感上的共鸣,以及共同面对的寂静与孤独。
最后,“惟煞青鸾信独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青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被用来象征爱情或传递消息。诗句中的“青鸾信”代表了远方的问候或消息,而“独迟”则表明这封信迟迟未到,暗示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期盼和等待,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失落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夜雨中人的孤独、思念与期待,情感深沉而富有哲思,引人深思。
不敢苦相留,明知不自由。
嚬眉乍欲语,敛笑又低头。
舞态兼些醉,歌声似带羞。
今朝总见也,只不解人愁。
洛阳宫中花柳春,洛阳道上无行人。
皮裘毡帐不相识,万户千门闭春色。
春色深,春色深,君王一去何时寻。
春雨洒,春雨洒,周南一望堪泪下。
蓬莱殿中寝胡人,鳷鹊楼前放胡马。
闻君欲行西入秦,君行不用过天津。
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