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看林景过茅茨,径曲村深步屟迟。
南北舍分新竹色,两三客对夕阳时。
邻多野老同耽隐,贫有闺人共课诗。
长日闭门殊自得,屡空意味许谁知?
静看林景过茅茨,径曲村深步屟迟。
南北舍分新竹色,两三客对夕阳时。
邻多野老同耽隐,贫有闺人共课诗。
长日闭门殊自得,屡空意味许谁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石文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探访友人的过程与所见所感。
首联“静看林景过茅茨,径曲村深步屧迟。”描绘了探访途中,诗人静静地观察着林间的景色,穿过曲折的乡间小径,脚步缓缓,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这里的“茅茨”指简陋的农舍,与后文的“新竹色”形成对比,暗示着环境的变迁与生活的更新。
颔联“南北舍分新竹色,两三客对夕阳时。”进一步描绘了探访的场景。南北两处的农舍之间,新竹青翠欲滴,增添了几分生机。此时,两三位客人正相对而坐,享受着夕阳余晖的温暖,画面温馨而宁静。
颈联“邻多野老同耽隐,贫有闺人共课诗。”转而描写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众多的老人乐于隐居,与自然为伴;即便是贫穷的家庭,也有女子共同吟诗作对,追求精神的富足。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乡村淳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尾联“长日闭门殊自得,屡空意味许谁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独到见解。即使在漫长的白天里闭门不出,也能找到内心的满足与快乐。这种“屡空”的生活状态,或许只有真正理解其价值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十载三光分,号令南北阻。
四达礼义乡,限碍成蛮楚。
帝王岂无真,社稷固有主。
欃枪不待射,避路过河浒。
职方阅舆图,十已归四五。
穷民病巨疮,延颈待摩拊。
子翼上所亲,暂辍自应许。
诏书下云天,所至若甘雨。
车前拜且迎,稽首立如堵。
无家不壶浆,有市皆肴脯。
叶底窥乌鹊,墙头出儿女。
其中老人者,横涕自相语。
脱命向鬼手,魂魄挂网罟。
岂料须臾身,复此见官府。
愿上万万年,左右常伊吕。
护持三纲全,保我左田亩。
予前拜老人,愧谢难缕缕。
涂炭置赤子,不痛非父母。
如问尝胆心,念念惟率土。
惊风吹昏沙,北望曾后汝。
成功当问天,字养难用武。
今兹结新欢,不试师一旅。
开笼出飞鸟,汝亦良得所。
予独顾秦关,异世目可睹。
郊原掌心平,犹是周膴膴。
冈峦抱河洛,四面踞龙虎。
惟时盖世英,制驭立区宇。
不应移造化,私用贮狐鼠。
见还虽必然,永保更精处。
销兵闻造兵,欲取必知与。
吏良民自安,德盛岂招侮。
道义尊本朝,好约信强虏。
整顿天地间,事事皆就祖。
吾民百忧足,可使再辛苦。
冠巾作人家,耕锄饱禾黍。
会须太清尘,一扫净千古。
兹行岂不勤,道里以万数。
见公自清凉,萧然失袢暑。
日随下幕吏,一马行似舞。
月明见旌旗,梦寐闻箫鼓。
枣火饼肥炊,浆酸粟饶煮。
遍览江山胜,肠腹浩撑拄。
不见少增重,政自太无补。
《纪关陇》【宋·郑刚中】十载三光分,号令南北阻。四达礼义乡,限碍成蛮楚。帝王岂无真,社稷固有主。欃枪不待射,避路过河浒。职方阅舆图,十已归四五。穷民病巨疮,延颈待摩拊。子翼上所亲,暂辍自应许。诏书下云天,所至若甘雨。车前拜且迎,稽首立如堵。无家不壶浆,有市皆肴脯。叶底窥乌鹊,墙头出儿女。其中老人者,横涕自相语。脱命向鬼手,魂魄挂网罟。岂料须臾身,复此见官府。愿上万万年,左右常伊吕。护持三纲全,保我左田亩。予前拜老人,愧谢难缕缕。涂炭置赤子,不痛非父母。如问尝胆心,念念惟率土。惊风吹昏沙,北望曾后汝。成功当问天,字养难用武。今兹结新欢,不试师一旅。开笼出飞鸟,汝亦良得所。予独顾秦关,异世目可睹。郊原掌心平,犹是周膴膴。冈峦抱河洛,四面踞龙虎。惟时盖世英,制驭立区宇。不应移造化,私用贮狐鼠。见还虽必然,永保更精处。销兵闻造兵,欲取必知与。吏良民自安,德盛岂招侮。道义尊本朝,好约信强虏。整顿天地间,事事皆就祖。吾民百忧足,可使再辛苦。冠巾作人家,耕锄饱禾黍。会须太清尘,一扫净千古。兹行岂不勤,道里以万数。见公自清凉,萧然失袢暑。日随下幕吏,一马行似舞。月明见旌旗,梦寐闻箫鼓。枣火饼肥炊,浆酸粟饶煮。遍览江山胜,肠腹浩撑拄。不见少增重,政自太无补。
https://shici.929r.com/shici/bSlfp7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