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雨断水如汤,百日连秋苦亢阳。
所在自应知孝妇,孰云今尚有弘羊。
沛然天泽因谁靳,蠢尔黎民重可伤。
罪已伫闻须圣诏,中兴仰首望君王。
黄梅雨断水如汤,百日连秋苦亢阳。
所在自应知孝妇,孰云今尚有弘羊。
沛然天泽因谁靳,蠢尔黎民重可伤。
罪已伫闻须圣诏,中兴仰首望君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临刈旱苗二首(其一)》,主要描绘了黄梅雨过后干旱酷暑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首句“黄梅雨断水如汤”形象地写出雨季结束后的严重缺水,田地犹如热水般难以灌溉。“百日连秋苦亢阳”进一步强调了秋季干旱的漫长和酷热。接着,诗人借“孝妇”之典,表达对百姓苦难的同情,暗示即使古代有能理财的好官如弘羊,今日也难以解决眼前的困境。
“沛然天泽因谁靳”表达了诗人对上天降雨的期盼,但又忧虑谁能阻止苍天吝啬雨水。“蠢尔黎民重可伤”直接表达了对黎民百姓的深深忧虑,认为他们的生活状态令人痛心。最后两句,“罪已伫闻须圣诏,中兴仰首望君王”,诗人期待圣明的君主能发布救民于水火的诏令,以实现国家的复兴。
整首诗情感深沉,关注民生,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相思忽到梅花树,黄昏更还清绝。
玉籁无声,幺禽对语,碎却翠云千叠。试妆娇怯。
待唤起清魂,卧横紫笛。
蕙帐空闲,佩环何处弄明月。
依依心事最苦,江南无贺老,独抱孤洁。
锦槛移春,深烟带晚,酒晕浅融香颊。几分消息。
喜冰雪相看,故园梦接。鹤响天高,傍江横峭壁。
果业苕华证。值娇聪、谈棋读画,炼香研茗。
恁自飘零随流水,难系闲鸥心性。
空盼断、楚江天暝。
涴袖啼痕红拭否,绝瑶徽、消息无人问。
峰髻远,是愁影。珠街细马驮花靓。
剪横波、那时颜色,忍堪回省。
楼阁残鸦昏柳外,湖翠夕摇蟾镜。
记浅唱、小重山令。
驿馆篝灯依旧客,但夜来、风雨谁同听。
秋梦怯,薄寒警。
滑甚桃笙,叠八尺珊瑚,尘未容渍。
展向琼铺,微砑画苔纹碎。
记否药磴春酣,沁袖角、露华浓翠。
又背人,竹影侵来,荡得月魂灵水。
慢教诗妓持蝇拂,早鱼鳞、泛上秋意。
湘江断梦谁寻雨,红凝半函残泪。
藕叶悄卷夜凉,认一般,愁烟难洗。
让玉猧、绣闼偷眠,消受汗花香腻。
枯桑已无绿,海水空自煎。
深樽有醇意,默对邀古年。
烟明鸟窥树,风肃月在天。
纳景虚堂中,百态皆妙妍。
大块浩生死,尔我山中仙。
颇疑万古短,直可尘事捐。
充肠有肥芋,濯垢宜寒泉。
良期不娱悦,华发将上颠。
耳目接苍翠,冲澹归自然。
醒为嵇阮傲,醉学羲皇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