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学公房》
《宿学公房》全文
明 / 吴孺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僧斋闭秋草,无事应朝眠。

改座番逢客,收书误触弦。

情高云上鸟,心定夜初禅。

不尽江花意,还将处处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xuégōngfáng
míng /

sēngzhāiqiūcǎoshìyìngcháomián

gǎizuòfānféngshōushūchùxián

qínggāoyúnshàngniǎoxīndìngchūchán

jìnjiānghuāháijiāngchùchùchuá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孺子的《宿学公房》描绘了一幅僧人清修生活的画面。首句“僧斋闭秋草”展现了僧人的居所静谧而略带寂寥,秋草丛生,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环境的宁静。次句“无事应朝眠”则揭示了僧人日常生活的简单与规律,没有俗世纷扰,早晨可以安然入眠。

“改座番逢客”写僧人在禅定中被访客打断,反映出僧人虽身处静地,但仍有与外界互动的一面。“收书误触弦”则通过随手翻书的动作,流露出僧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内心的专注。

“情高云上鸟,心定夜初禅”两句运用比喻,将僧人的心境比作高飞的云中鸟,自由自在,又通过“心定”一词,描绘出僧人禅定时的内心平静。夜晚的禅修,更显其修行的深度。

最后,“不尽江花意,还将处处船”以江花和船只为意象,寓言僧人虽然身在方寸之间,却能从自然景物中体悟到生命的流转和无尽的意味,表达了他对世间万象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僧人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出僧人超脱世俗、静心修行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吴孺子
朝代:明

浙江兰溪人,一作金华人,字少君,号破瓢道人、嫩和尚、玄铁、元道人、赤松山道人。家本富有,中年妻死,弃其产,购法书名画,游江湖间。好《离骚》、《老》、《庄》,长于鉴别古物。工诗,善画鸡鹜水鸟。后居僧寺,隆庆末卒。
猜你喜欢

琼台

璿台插中天,仙圣展游眺。

亭亭珠玕树,蒙日光照曜。

上有天乐鸣,嘈杂声要妙。

浮丘倚岩听,玉女排云笑。

兹游偿夙心,时闻八鸾啸。

搴茎茹金芝,援藟爱青峭。

琅琊失孤岫,渤海播圆峤。

抵掌嗤客星,石濑坐投钓。

(0)

碧楼

中条何峨峨,映我缥碧瓦。

汾水望飞云,参旂眺绿野。

美哉山与河,河流疾于马。

(0)

过大官岭

大官小官相送迎,閒云割断前山青。

前山万仞如壁立,南辕北辙何时停。

憧憧来往成何事,中有一路通天庭。

天庭走马平如掌,胡为此地劳其形。

从来大官无险阻,小官跋涉真零丁。

道人长啸烟霞表,祝君一语君须听。

大官小官喜经历,咫尺前头是相亭。

(0)

右军墨池

羌庐峰下归宗寺,曾是当年内史居。

茧纸世传遗迹后,墨池人记作书初。

秋毫几老崇山兔,旧法空观得水鱼。

珍重僧家能好事,朱栏碧甃壮庭除。

(0)

节至思亲不觉泪下因记杜子美诗云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又云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清明诗云风水春来洞庭阔白蘋愁杀白头翁王元之诗云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都来似野僧二公佳句正为我设也将命求成五年矣去秋和议王侍郎南去我独淹留命也如何感时述怀赋四韵呈都官兼简监军

寒食无家泪满巾,清明无酒更愁人。

不闻东道开东阁,空叹白头歌白蘋。

日永萧条徒隐几,雪埋苍莽阻寻春。

王郎归去我留滞,始信儒冠解误身。

(0)

满江红·其三答景卢

衰老贪春,春又老、尊罍交溢。

凝目处、清漪拍岸,四山堆碧。

白也论文情最厚,维摩示病心难觅。

到盘洲、车骑太匆匆,觞浮一。春再见,官期毕。

归路近,长安日。奉清时明诏,迭回更出。

上殿风霜生颊齿,元龟献替图无逸。

记而今、杖策过溪桥,留行迹。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