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口行》
《夏口行》全文
清 / 章炳麟   形式: 古风

夏口何迢迢,南国之纪纲。

中有二猛士,威棱瞻殊荒。

力能斩地脉,智能分天章。

不念同胞苦,好自相扶将。

斗鸡一寻衅,骨肉还相戕。

称兵犯莫府,五战皆夷伤。

行行各分陌,千里不相望。

远视尚角目,焉知弟与兄。

朔风忽陵厉,白露能为霜。

赤松既云远,谁能无他肠。

良言不见听,思之泪沾裳。

(0)
鉴赏

这首《夏口行》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著名学者章炳麟所作,通过描绘夏口地区的社会动荡和人性的扭曲,展现了深刻的社会批判意味。

诗中开篇“夏口何迢迢,南国之纪纲”,以辽阔的地理背景引入,暗示了故事发生的宏大背景。接着,“中有二猛士,威棱瞻殊荒”描绘了两位勇猛之士的形象,他们的存在似乎是为了维护秩序,但随后的转折揭示了他们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力能斩地脉,智能分天章”赞美了这两位猛士的力量与智慧,然而紧接着的“不念同胞苦,好自相扶将”揭示了他们并未真正关心民众疾苦,反而相互倾轧,这种反差强烈地表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

“斗鸡一寻衅,骨肉还相戕”形象地描绘了兄弟之间的争斗,原本应该团结一致的亲人却因私欲而互相残害,这种悲剧性的情节深化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批判。

“称兵犯莫府,五战皆夷伤”描述了战争的残酷,不仅伤害了个体,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行行各分陌,千里不相望”表达了人们在战乱中的孤独与疏离,即使身处同一片土地,也无法相互扶持。

“远视尚角目,焉知弟与兄”进一步强调了人性的冷漠与社会关系的疏远,即使在生死存亡之际,人们也无法辨认彼此的身份,更不用说情感的联系。

“朔风忽陵厉,白露能为霜”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象征着社会环境的严酷,同时也暗示了变革即将到来的紧迫感。

“赤松既云远,谁能无他肠”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人们仍怀揣希望与梦想。

最后,“良言不见听,思之泪沾裳”总结了主题,无论是善意的劝告还是深沉的思考,都无法改变现状,只能以泪水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公、人性弱点以及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洞察,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章炳麟

章炳麟
朝代:清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浙江余杭人。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后自认“民国遗民”。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猜你喜欢

日照圃中

发白逢春兴更长,等閒花木亦芬芳。

有时倚杖迎风立,日照川原细草香。

(0)

枕上得句寄潜君升

无奈篷窗雪打声,梦魂才稳又还惊。

枕衾如许犹嫌冷,多少阎闾睡不成。

(0)

废寺

钟鼓萧条久,谁从此地来。

僧房无户牖,佛面有尘埃。

碑断眠荒草,廊空长绿苔。

鸺鹠并蝙蝠,时或此徘徊。

(0)

过钓钩岭悼亡友盛景韩

一见铭旌作许愁,西风飘落冷飕飕。

早知真气无伸处,悔不当时曲似钩。

(0)

访戴鍊师不值·其一

云淡风轻欲暮时,舣舟独载剡溪湄。

及门若遇戴安道,千古何人更有诗。

(0)

谕蒙

大盈卑百渎,自成浮天浔。

崇丘下累块,竟为蔽日深。

王者在谦小,夙惟尧禹心。

拜言尊贤仁,慎德弃珠金。

自满九族散,匪骄百善寻。

炳兹夏商鉴,灭国因夸淫。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