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径引清风,登台古寺中。
江平沙岸白,日下锦川红。
疏树山根净,深云鸟迹穷。
自惭陪末席,便与九霄通。
松径引清风,登台古寺中。
江平沙岸白,日下锦川红。
疏树山根净,深云鸟迹穷。
自惭陪末席,便与九霄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诗人通过“松径引清风”,传递出一种自然清新的气息,随后“登台古寺中”则是诗人登临高处,对景致进行描绘。“江平沙岸白,日下锦川红”两句,展示了江边沙岸在阳光照耀下的洁白与河流在夕阳映照下的金红色彩,这些色彩的对比鲜明,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
“疏树山根净”,则是描绘了一种幽深宁静的林间景象,“深云鸟迹穷”进一步渲染出一片未被打扰的自然野趣。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笔触,传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两句“自惭陪末席,便与九霄通”,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他觉得自己在人世间的位置如同末座,而能登高望远,与天地相通,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一种超逸脱俗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