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其四》
《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其四》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往年植处倚苍岏,曾蔽秋苔两席宽。

别后不因贪水宿,儿孙那得许萧寒。

(0)
翻译
过去种植的地方靠着高大的松树,曾经遮盖了秋天的青苔,使得两张席子下的空间都显得宽敞。
自从分别后,我没有因为贪图清凉而在那里过夜,子孙们也就无法忍受那样的寒冷。
注释
植处:种植的地方。
倚:靠着。
苍岏:高大的松树。
蔽:遮盖。
秋苔:秋天的青苔。
两席宽:两张席子下的空间宽敞。
别后:分别之后。
贪水宿:贪图在清凉地方过夜。
儿孙:子孙们。
那得:怎能。
许:允许。
萧寒:寒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镃的作品,名为《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其四)》。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很典型,它描绘了一种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留恋。

“往年植处倚苍岏,曾蔽秋苔两席宽。”这里,“往年”指的是过去的日子,“植处”则是指栽培植物的地方。诗人提到自己曾经种过一片绿意,而“倚苍岏”给人一种自然与山水相依的感觉。“曾蔽秋苔两席宽”,这里的“蔽”有覆盖的意思,“秋苔”则指秋天长出的青苔。诗中提到的“两席宽”,可能是指在这片绿意中,能够容纳两个人的空间。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

“别后不因贪水宿,儿孙那得许萧寒。”“别后”意味着离别之后,“不因贪水宿”则表明诗人在离别后并没有因为怀念而留恋于过去。这里的“贪水宿”,水通常象征情感和记忆,而“宿”则是停留。“儿孙那得许萧寒”,这句话里的“儿孙”指的是下一代,“那得许”表达了一种疑问或是不确定的语气,“萧寒”则给人一种清冷孤寂的感觉。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不确定和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未来的无奈与不确定。张镃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水、苔、岏等意象,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深远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寄董子元

江都千载后,槐里复名家。

日下无荀鹤,人中识孟嘉。

封书寄萝薜,投赠比疏麻。

泖渎烽烟异,罗浮道路赊。

玄珠君自抱,青鬓我将华。

落月空馀梦,寒梅未有花。

因风询良觌,何处上仙槎。

(0)

同赵太史诸公过叶刺史石洞

怜君专一壑,犹是俸钱馀。

涧水锵鸣玉,云萝引曳裾。

山都能送酒,木客解窥书。

予亦瑶台客,过逢两鹿车。

(0)

遂初堂为尤茂先作

何年遗邸第,轩豁水云乡。

玉乳斜分溜,青溪曲抱堂。

虹流奎画在,日晒竹书光。

欲榜游吴楫,名园偶辟疆。

(0)

张肖甫洪从周过款山房

天涯殊物候,犹未换春衣。

花事看将半,故人逢渐稀。

过云传旅雁,乘月启山扉。

幸有尊中酒,能忘赋式微。

(0)

五仙观钟楼次刘安元韵

飞楼延倒景,徙倚听鸾笙。

树并孤烟耸,山当落日横。

沧波终不极,天路此时平。

未论求仙去,深杯且共倾。

(0)

从化山水六咏·其三曲江

山色晚幽幽,清溪独放舟。

轻风低舞蝶,急雨应鸣鸠。

鸡犬桃花岸,人家杜若洲。

故园春服好,应不厌经游。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