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明渔浦近,水落钓船低。
野树长含雨,山云欲渡溪。
沙明渔浦近,水落钓船低。
野树长含雨,山云欲渡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首句“沙明渔浦近”,以“沙明”二字点出画面的明亮与清晰,暗示着渔浦的临近,为整个场景铺垫了宁静的基调。接着,“水落钓船低”一句,通过“水落”与“钓船低”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也巧妙地勾勒出一幅渔民收网归来的生动画面。
“野树长含雨”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使是在干燥的季节,野树依然保持着对雨水的渴望与期待,这种生命力的顽强令人动容。“山云欲渡溪”一句,将视线引向远方,山间云雾缭绕,似乎正缓缓向溪流移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每一句都充满了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山水之间,感受着四季更迭中的生命韵律。
赤城岩邑今穷边,路傍死者相枕眠。
惟馀妇女收不杀,马上娉婷多少年。
蓬头垢面谁氏子,放声独哭哀闻天。
传闻门阀甚辉赫,谁家避匿山南巅。
苍黄失身遭恶辱,鸟畜羊縻驱入燕。
平居邻墙不识面,岂料万里从征鞭。
酸风吹蒿白日短,天地阔远谁当怜。
君不见居延塞下明妃曲,惆怅令人三过读。
又不见蔡琰十八胡笳词,惭貌千年有馀戮。
偷生何必妇人身,男儿无成同碌碌。
人如韫玉操如冰,拾芥推梨世岂能。
案上有琴亡旧响,墓头无火续寒灯。
一官祗是幽閒过,百行惟须健笔称。
此曲调高知者少,朗吟唤得九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