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
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
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
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
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
怪当休明时,狼藉多盗贼。
岂无仁义矛,可以弭锋镝。
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
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
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
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
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
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
怪当休明时,狼藉多盗贼。
岂无仁义矛,可以弭锋镝。
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
这首诗描绘了田家百姓朴素的生活状态和对衣食的简单需求。他们男人务农耕种,女人则从事纺织,早出晚归,辛勤劳动以求温饱。诗人强调,饱暖并非天赐,而是农民们辛劳的结果。然而,租税的苛重让农民苦不堪言,诗人质问官府为何任意剥削,导致社会财富如涓滴般流失,使得世道混乱,盗贼横行。
诗人进一步呼吁,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若不能遏制贪官酷吏的贪婪,无法让廉洁奉公的官员治理地方,那么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繁荣就无从谈起。他期盼能有清廉的官吏,与人民同甘共苦,革除腐败,以拯救民生,恢复国家生机。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公正和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良好吏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