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去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去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这首《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他以辛弃疾的北固楼词为灵感,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楼阁、青苔覆盖的山石和秋烟寒汐的景色,传达出一种历史沧桑感和空寂之感。词中的"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表达了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以及对北门外广阔世界的向往。
"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则展现了豪迈的军旅气息,暗示了词人内心的英雄情怀。接下来,词人借诸葛亮的典故,自比为能一言定乾坤的人物,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描绘了迷茫而辽阔的视野,暗示了词人对未来的遥想和对征途的期待。最后,词人关注到中原民生和国家命运,表达了对恢复中原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壮志豪情,又有对国家兴衰的关注,体现了姜夔词作的深情与历史责任感。
催科里正莫频频,望麦登场更浃旬。
纨裤向来无饿死,黄冠此去罢迎神。
田间作苦谁怜汝,天上调元合有人。
自叹农家消底物,百金斗米便回春。
平生托游从,林野乃其趣。
出处偶不同,清浊良已忤。
解组浣我尘,叩门为君诉。
方殷岐黄事,何日当展晤。
欲漱岩下泉,蛩驉念同路。
默携照胆镜,历历见情愫。
韦韠谁为驱,千林泻悬布。
初挂冰一帘,晶晶滴珠露。
弄电不辍笑,轰谷激电怒。
玉虬擘重崖,白昼云雪互。
震掉若弗容,俄然脱沉痼。
寂寂霜林钟,茫茫虎溪渡。
草堂香山基,兴废今几度。
诛茅讵为晚,千古一旦暮。
与君共兹图,濯濯如振鹭。
登眺晨百回,畴能局高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