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足柳公权联句》
《戏足柳公权联句》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

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ǔgōngquánlián
sòng / shì

rénjiēyánàixiàcháng

xūnfēngnánlái殿diànshēngwēiliáng

wèisuǒyǒngxiāngwàng

yuànyánjūnshīqīngyīnfēnfāng

注释
人皆:众人。
炎热:酷暑。
我爱:我却喜爱。
夏日长:漫长的夏日。
薰风:暖风。
南来:从南方吹来。
殿阁:宫殿阁楼。
微凉:轻微的凉意。
一为:一旦。
居所:住所。
移:改变。
苦乐:苦与乐。
愿言:但愿。
均此施:平均分配这种清凉。
清阴:清凉的阴凉。
分四方:普照四方。
翻译
人人都嫌夏天热,我却享受夏日长。
暖风从南方吹来,宫殿阁楼间带来一丝清凉。
一旦住所改变,苦乐都会随之淡忘。
但愿这样的清凉能普照四方,人人共享。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夏日独特的情感和生活态度。诗中“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两句表达了与众不同的喜好,夏季虽然炎热,但诗人却享受其中,因为这时节可以有更长的白昼时间,这可能是出于对光明、活力和生机的喜爱。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描绘了一幅夏日里宫殿中微风习习,带来清凉的画面。这里的“薰风”指的是带有湿热气息的风,而“殿阁生微凉”则是诗人在高大建筑物附近感受到的凉意,显示了即便在炎热之中,也能找到一丝清凉。

“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说,只要改变一下居住环境,那些苦乐就都会随风而去,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待生活的一种哲学态度。

最后,“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表达了诗人希望这种享受夏日的快乐能平均地分配给每个人,让人们都能在炎热的夏天中感受到凉爽。这里的“清阴”是对“薰风”和“微凉”的升华,意味着一种更为纯净、宜人的气候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苏轼特有的豁达与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初春雪霁游妩姥赠谢萧晴川先生

危峦仙阁临霄霭,绝壁丹梯蹑晚霞。

雪霁千峰回黛色,春还万树落天花。

坐看北斗依南斗,行踏金华指玉华。

愿假慈光分半席,应将文史载三车。

(0)

扇头见林天素诗画因次其韵

沙边柳色已知秋,多少琳宫在上头。

曾向金陵门外望,莫愁湖水不胜愁。

(0)

吴门送徐令公携家白下

南州喜见后人贤,文彩风流信有传。

相送阊门斜日里,携家淮水乱云边。

推篷梅雨新晴候,挂席江风欲曙天。

若到清凉台下寺,老僧应解说当年。

(0)

宝尊堂看杏花次从子宜之韵

愁病经春未有涯,除非对酒并看花。

疏枝乍见含烟吐,独树偏怜傍屋斜。

不共梅妆矜似雪,已分桃晕欲成霞。

婆娑古干南村下,尚拟新晴过陆家。

(0)

元夕虎丘有怀闲孟子薪诸子

隔年残月虎丘看,只记欢悰忘别颜。

共道翩翩日边去,那知冉冉月中还。

遥传急鼓千灯外,独立寒云片石閒。

此夕此山无此况,对君难说此登山。

(0)

除夕白门喜比玉携榼至寓舍同子将无际升父无我守岁伯敬复遣人饷酒

经年不见意何如,且喜他乡共岁除。

久客便应为地主,远游随处即吾庐。

留人正惜春泥重,得酒何愁夜烛虚。

此际慈帏最萧瑟,不禁欢罢一欷歔。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