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伦竹阁》
《道伦竹阁》全文
宋 / 黄裳   形式: 古风

曾看孤山翠微麓,回环阁下千茎竹。

醉吟先生唐室贤,洒落情怀出流俗。

赤城德士攀高风,特借嘉名榜山腹。

雪霜难犯为心虚,直节凌云耸苍玉。

月华弄影无纤尘,合有丹霄凤来宿。

赵州庭柏如己知,扫却閒言且观独。

九年当作无生游,慎勿窥红堕私欲。

况是天台掌仙箓,炼矿成金石龙谷。

落花流水好寻真,岂特萧萧阁前绿。

(0)
鉴赏

此诗《道伦竹阁》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描绘了一幅竹阁与道人相映成趣的景象,充满了道家哲学与自然美的融合。

首句“曾看孤山翠微麓”,以孤山的翠微作为背景,暗示了竹阁所在环境的清幽与脱俗。接着“回环阁下千茎竹”一句,通过“千茎竹”的描绘,展现了竹阁周围竹林的繁茂与生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醉吟先生唐室贤,洒落情怀出流俗”两句,借用了“醉吟先生”的典故,赞美了竹阁主人超凡脱俗的情怀和高尚的品格,如同唐代文人一般,追求精神的自由与洒脱。

“赤城德士攀高风,特借嘉名榜山腹”中,“赤城德士”指的是道人,他们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借以“嘉名”为山腹命名,体现了对自然与道的崇敬与追求。

“雪霜难犯为心虚,直节凌云耸苍玉”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以“雪霜”比喻人生的艰难与考验,而“心虚”则表达了道人内心的纯净与坚韧。同时,“直节凌云”描绘了竹子的挺拔与高洁,象征着道人品格的崇高与不屈。

“月华弄影无纤尘,合有丹霄凤来宿”描绘了月光下的竹林,清雅宁静,仿佛是凤凰栖息之地,进一步强调了竹阁环境的清幽与神圣。

“赵州庭柏如己知,扫却閒言且观独”引用赵州禅师的故事,表达了对道人内心世界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暗示了在纷扰世间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最后,“九年当作无生游,慎勿窥红堕私欲”提醒人们应远离世俗的欲望,追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过一种超越生死的无生生活。

“况是天台掌仙箓,炼矿成金石龙谷”两句,将道人所在的竹阁与天台山联系起来,暗示了其修炼的高深与神秘,以及通过炼矿成金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道家修炼成果的赞叹。

“落花流水好寻真,岂特萧萧阁前绿”以自然界的景象结束全诗,寓意着在自然之中寻找真理与本真,不仅限于竹阁前的绿意盎然,更是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探索与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竹阁及其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道家哲学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精神境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与思考。

作者介绍

黄裳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项圣谟松涛散仙图即用自题原韵八首·其八

山色因心远,泉声入目凉。

萧斋背嘉树,素馆倚崇冈。

结搆无遗憾,筌蹄想并忘。

延平合招隐,共入石渠藏。

(0)

日影

四序有代谢,七政无停止。

都来一消息,终古理如此。

短至未弥月,长景已旋晷。

数日阴云作,喜晴聊徙倚。

金乌渐南征,花影忽北徙。

声变蜩成蝉,色夺朱为紫。

年年纵一例,今昔终殊轨。

亶矣不俄延,所学嗟何似。

(0)

元旦试笔·其二

青陆韶光际泰升,庥和积渐被黎蒸。

敢誇玉帛陈王会,饶有忧勤与日增。

宝鸭夕熏燃苑柏,华枌春胜剪宫绫。

对时志切三才奠,抚序心殷六位乘。

(0)

恭和皇祖圣祖仁皇帝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八天宇咸畅

琪树琼田封陟居,元君驻驾玩清虚。

旋促鹤御返瑶池,别离初,神仙侣,曾诉幽情立烟屿。

(0)

功德寺观三官感怀二首·其一

丹梯翠壁郁烟霄,宣帝行宫锁泬㵳。

牧马池荒残白草,钓鱼台古长青苕。

宸游梦到华胥上,仙仗巡非汾水遥。

晓向危楼瞻气象,云端佳色护岧峣。

(0)

高邮湖

参差城郭是高邮,望望平湖不尽头。

初日苍凉波底涌,閒云零乱水心浮。

平分烟树藏村坞,并立鸬鹚傍钓舟。

一笑乘风驰百里,片帆回首失扬州。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