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祚将移讶斗星,君臣迹似浪中萍。
黄龙出海朝廷小,白雁横江战血腥。
南国无家归燕子,西台有泪哭冬青。
诸陵麦饭今谁荐,风雨兰亭夜火荧。
宋祚将移讶斗星,君臣迹似浪中萍。
黄龙出海朝廷小,白雁横江战血腥。
南国无家归燕子,西台有泪哭冬青。
诸陵麦饭今谁荐,风雨兰亭夜火荧。
这首清代诗人包彬的《钱塘咏古》以历史变迁为背景,描绘了南宋末年的动荡局势。首句“宋祚将移讶斗星”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暗示皇朝气数将尽,连天上的星辰也显现出异象。"君臣迹似浪中萍"形象地比喻君臣在乱世中的漂泊不定,如同浮萍随波逐流。
接下来,“黄龙出海朝廷小”暗指金兵南侵,朝廷势力削弱,犹如黄龙从北方海域而来,显得朝廷微弱。“白雁横江战血腥”则描绘了战争的残酷,白雁横飞,江面弥漫着战争的血腥气息。
“南国无家归燕子”寄托了对难民无处安身的同情,燕子象征着离散的人民。“西台有泪哭冬青”则是借西台(古代官署名)的冬青树表达对故国的哀悼和忠诚。
最后两句,“诸陵麦饭今谁荐,风雨兰亭夜火荧”感慨昔时皇家陵寝无人祭奠,只有风雨中兰亭的夜火闪烁,象征着王朝的衰落与历史的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悲剧,具有强烈的沧桑感和历史厚重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