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恶喧嚣远市廛,自耕荒僻浙河边。
时非苏子投书日,鬓是潘郎作赋年。
饭客夜舂鹦鹉粒,灌园春引桔槔泉。
塌然鼾睡茅茨下,荣辱何因到尔前?
却恶喧嚣远市廛,自耕荒僻浙河边。
时非苏子投书日,鬓是潘郎作赋年。
饭客夜舂鹦鹉粒,灌园春引桔槔泉。
塌然鼾睡茅茨下,荣辱何因到尔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尘嚣、自耕于浙河边的隐士形象。诗人通过与宋代文人苏轼和潘岳的典故相联系,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饭客夜舂鹦鹉粒"写出了农事的艰辛,而"灌园春引桔槔泉"则展现了诗人亲自劳作的乐趣。最后,诗人坦然地在茅屋中酣睡,表示他已经超脱了世俗的荣辱纷扰,达到了内心的平静。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式的田园诗,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朗溪好优游,溪朗心未朗。
因究朗从来,明月无云障。
照见先生心,虚明极高广。
一溪万溪同,银河同荡漾。
溪水日日来,溪毛夜夜长。
此如我心生,仿佛在川上。
潮汐自将迎,我心断来往。
溪翁将船游,只在溪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