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其一》
《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其一》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古风

行行重行行,行行过峡山。

登山望所思,大科霄汉间。

霄汉岂云远,见之在不迁。

纷纷怅离别,浩浩元同天。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的《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中的第一首。湛若水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行行重行行,行行过峡山”,诗人以行走的动作起笔,形象地展现了与友人离别后各自踏上旅途的场景,峡山的意象则暗示了道路的崎岖和离别的沉重。接着,“登山望所思,大科霄汉间”两句,诗人登高远眺,寻找着远方的友人,将思念之情寄托于那遥远的天空之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无尽的思念。

“霄汉岂云远,见之在不迁”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思念之情的深沉与坚定,即使相隔千山万水,心中的思念也不会改变。最后,“纷纷怅离别,浩浩元同天”两句,诗人以“纷纷”形容离别的愁绪,以“浩浩”形容天地间的广阔,表达了离别虽让人感伤,但心中对友人的思念如同浩瀚的天空一般,无边无际,永恒不变。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离别与思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
川原共澄映,云日还浮飘。
上宰严祀事,清途振华镳。
圆丘峻且坦,前对南山标。
村树黄复绿,中田稼何饶。
顾瞻想岩谷,兴叹倦尘嚣。
惟彼颠瞑者,去公岂不辽。
为仁朝自治,用静兵以销。
勿惮吐捉勤,可歌风雨调。
圣贤相遇少,功德今宣昭。

(0)

游城南十六首·题韦氏庄

昔者谁能比,今来事不同。
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
架倒藤全落,篱崩竹半空。
宁须惆怅立,翻覆本无穷。

(0)

琴曲歌辞·将归操

秋之水兮其色幽幽,我将济兮不得其由。
涉其浅兮石啮我足,乘其深兮龙入我舟。
我济而悔兮将安归尤。
归乎归乎,无与石斗兮无应龙求。

(0)

琴曲歌辞·别鹄操

雄鹄衔枝来,雌鹄啄泥归。
巢成不生子,大义当乖离。
江汉水之大,鹄身鸟之微。
更无相逢日,安可相随飞。

(0)

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

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盖明镜。
大明宫中给事归,走马来看立不正。
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
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
撑舟昆明度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
太白山高三百里,负雪崔嵬插花里。
玉山前却不复来,曲江汀滢水平杯。
我时相思不觉一回首,天门九扇相当开。
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

(0)

琴曲歌辞·拘幽操

目掩掩兮其凝其盲,耳肃肃兮听不闻声。
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与星,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
呜呼!
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