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根长水石,正与幽人宜。
更看成九节,服食比华芝。
托根长水石,正与幽人宜。
更看成九节,服食比华芝。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咏园中杂草八首(其六)菖蒲》描绘了一种生长在水石之间的菖蒲,它与隐居者的生活相得益彰。"托根长水石"形象地写出菖蒲扎根于清凉湿润的环境中,显示出其坚韧的生命力。"正与幽人宜"进一步强调菖蒲与隐士的契合,暗示其高洁的品质和适合隐逸生活的特性。"更看成九节",菖蒲常被分为九节,象征长久和吉祥,而此处则寓意其形美且耐人寻味。最后,"服食比华芝"将菖蒲比喻为珍贵的药材华芝,表达了诗人对其药用价值的认同和欣赏。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菖蒲的自然之美和实用价值,以及它与隐士生活哲学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