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陆介夫学士通判秦州》
《送陆介夫学士通判秦州》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从来戎马地,飨士日椎牛。

介胄奉儒服,诗书参将谋。

陇云连塞起,渭水入关流。

岂似瀛洲下,穷年事校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jièxuéshìtōngpànqínzhōu
sòng / méiyáochén

cóngláiróngxiǎngshìzhuīniú

jièzhòufèngshīshūcānjiāngmóu

lǒngyúnliánsāiwèishuǐguānliú

yíngzhōuxiàqióngniánshìxiàochóu

翻译
自古以来就是兵戈之地,每日宰牛犒赏士兵。
身披战甲却身着文士服装,读书作诗也参与军事谋划。
陇山的云雾连接着边塞,渭河之水流入关隘。
哪里比得上在那仙境般的瀛洲,整年忙于校对修订书籍。
注释
从来:自古以来。
戎马:战争。
地:地方。
飨士:犒劳士兵。
日:每天。
介胄:铠甲。
奉:穿着。
儒服:文士服装。
诗书:读书作诗。
参:参与。
将谋:军事谋划。
陇云:陇山的云雾。
连塞:连接边塞。
渭水:渭河。
入关:流入关隘。
岂似:哪里像。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
穷年:整年。
事校雠:从事校对修订书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陆介夫学士通判秦州》。诗中表达了对陆介夫学士赴任秦州的勉励与期望。首句“从来戎马地”描绘了秦州作为边防重镇的历史背景,暗示了其军事性质。接着,“飨士日椎牛”形象地写出当地对将士们的厚待,以牛肉宴饮激励他们。

“介胄奉儒服,诗书参将谋”则展现出陆介夫虽身着武将服饰,却带着文人的儒雅和对兵书诗书的研读,体现了文武兼备的特点。诗人希望他能在军事决策中融入文学智慧。

“陇云连塞起,渭水入关流”两句描绘了秦州的自然风光,云雾缭绕的边塞与渭水入关的壮丽景象,为陆介夫的任职增添了雄浑的背景。

最后,“岂似瀛洲下,穷年事校雠”表达了诗人对陆介夫在秦州不会像在文人聚集的瀛洲那样终日校对书籍,而是要在实际政务中发挥作用的期许。整首诗寓含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边疆治理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落花·其四

乍见清池映晓妆,惊看池面贴残芳。

武陵溪上春风暗,杜曲园中夜雨狂。

绿叶成阴空自媚,红英落尽尚馀香。

含情最恨东君恶,不向人间理断肠。

(0)

紫云洞

石灯虚阁影沉沉,万壑松风起夕阴。

断壁只馀苍藓合,洞门长锁紫云深。

一声铁篴破残梦,半夜石钟清道心。

跨鲤仙人何处去,琪花瑶草不堪寻。

(0)

送黄若木还莆

执手向城隅,送君归鲤湖。

风涛危渡峡,雨雪倦登途。

遣日携书卷,消寒问酒垆。

不须嗟伏枥,千里待名驹。

(0)

赠魏考叔

所居虽近市,苔锁荜门幽。

巾舄遵王制,图书应客求。

挥毫无俗韵,下榻有名流。

满壁沧洲在,依稀顾虎头。

(0)

灵谷寺

一径万松通,钟山俯梵宫。

谷声虚应掌,塔影峻凌空。

不坏金身古,无梁宝殿雄。

未忘生灭相,长此泣遗弓。

(0)

题徐氏池亭·其二

桃源何处所,此地即仙家。

林密藏春霭,楼虚纳晚霞。

轻风三径竹,微月一庭花。

晏坐尘心远,寒塘独听蛙。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