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万松通,钟山俯梵宫。
谷声虚应掌,塔影峻凌空。
不坏金身古,无梁宝殿雄。
未忘生灭相,长此泣遗弓。
一径万松通,钟山俯梵宫。
谷声虚应掌,塔影峻凌空。
不坏金身古,无梁宝殿雄。
未忘生灭相,长此泣遗弓。
这首诗描绘了灵谷寺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禅意。诗人徐熥以细腻的笔触,将灵谷寺的自然环境与建筑特色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一径万松通”,开篇即以“万松”点出灵谷寺的幽静与古朴,一条小径穿越茂密的松林,引人步入这神秘的佛国世界。接着,“钟山俯梵宫”一句,以“钟山”象征灵谷寺的崇高地位,仿佛整个山峦都俯瞰着这座庄严的寺庙,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威严的氛围。
“谷声虚应掌”描绘了山谷间清脆的回声,仿佛是大自然的和音,与人的脚步声相应和,增添了几分禅意与宁静。“塔影峻凌空”则通过塔影高耸入云,展现了寺庙建筑的雄伟与壮观,同时也暗示了佛教信仰的深远与崇高。
“不坏金身古,无梁宝殿雄”两句,赞美了佛像的庄严与寺庙建筑的雄伟,金身不朽,宝殿巍峨,体现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与赞叹。最后,“未忘生灭相,长此泣遗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佛教轮回思想的深刻思考,即使在这样的圣地,也无法完全摆脱生死的轮回,但人们仍会在此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灵谷寺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的描绘,以及对佛教哲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感悟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