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居虽近市,苔锁荜门幽。
巾舄遵王制,图书应客求。
挥毫无俗韵,下榻有名流。
满壁沧洲在,依稀顾虎头。
所居虽近市,苔锁荜门幽。
巾舄遵王制,图书应客求。
挥毫无俗韵,下榻有名流。
满壁沧洲在,依稀顾虎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闹市边缘的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与精神世界。首句“所居虽近市,苔锁荜门幽”以对比手法开篇,既点明了居所位置的特殊——靠近市井,却又通过“苔锁荜门幽”这一细节,巧妙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清幽的氛围。这种看似矛盾的描述,恰恰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巾舄遵王制,图书应客求”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主人的身份与生活情趣。这里的“巾舄”指的是古代男子的头巾和鞋履,暗示主人遵循传统礼仪;“图书应客求”,则表明主人不仅藏书丰富,还乐于与来访者分享知识,体现了其好学与待客的热情。
“挥毫无俗韵,下榻有名流”两句,是对主人艺术才华与社交能力的高度赞扬。通过“挥毫无俗韵”一句,诗人强调了主人的书法或绘画作品具有高雅的艺术品味,不随波逐流;“下榻有名流”则说明主人广受赞誉,能吸引众多名士前来拜访,共同探讨学问、艺术乃至人生哲理。
最后,“满壁沧洲在,依稀顾虎头”两句,以生动的想象收束全诗。这里“沧洲”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而“顾虎头”则是对古代画家顾恺之的引用,意指主人的居所内挂满了自己或他人的艺术作品,仿佛整个墙壁都承载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主人艺术成就的肯定,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憧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在喧嚣都市中寻求心灵宁静、追求高雅艺术与深厚友谊的生活图景,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与高尚的人格魅力。
蔓草不独立,苍松无倚附。
挺生山之阴,蟠结坚以固。
亭亭拂层云,湛湛浥零露。
孤劲耐霜寒,凄清越朝暮。
荫可大千尺,材真庙廊具。
上邀鹳鹤集,下委鹿豕聚。
偃仰风尘中,百年托贞素。
非不甘栋梁,良师鲜所遇。
勿以老烟霞,无如识者顾。
但恐摧作薪,竟为采伐误。
荒墟渐庐舍,迩来成四邻。
园丁既老病,灌溉殊苦辛。
幸免麋鹿齸,翻嫌犬豕㺦。
非关篱落缺,厮媪抱为薪。
念彼生理困,未忍加詈瞋。
寻思插芒棘,刺手伤吾仁。
物情好苟得,刑罚谁见悛。
疆场且寇盗,小犯安足嗔。
惟当重风化,浸使薄俗淳。
士林尚廉耻,敷教修彝伦。
上无苟且政,下有让畔民。
干戈自偃息,化日长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