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许昌城望西湖》
《登许昌城望西湖》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试望许西偏,湖光浸晓烟。

岸痕添宿雨,草色际平田。

夏木阴犹薄,朱荷出未圆。

人闲绿波静,幽鹭插头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chāngchéngwàng西
sòng / méiyáochén

shìwàng西piānguāngjìnxiǎoyān

ànhéntiān宿cǎopíngtián

xiàyīnyóubáozhūchūwèiyuán

rénxián绿jìngyōuchātóumián

翻译
尝试眺望远处的许州西边,湖面上晨雾弥漫。
湖岸边的痕迹因夜晚的雨水而更显湿润,田野尽头的草色一片青翠。
夏天的树木树荫尚且稀疏,红色的荷花还未完全盛开。
人在宁静的绿色波光中显得悠闲,一只幽静的白鹭栖息在水边打盹。
注释
许西偏:许州的西部方向。
浸晓烟:被早晨的雾气笼罩。
岸痕:湖岸的痕迹。
宿雨:昨夜的雨水。
夏木阴犹薄:夏季树木的树荫还很稀疏。
朱荷:红色的荷花。
人闲:人在此时显得悠闲。
幽鹭:一种体态优雅的白鹭。
眠:打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登许昌城望西湖》。诗人站在许昌城上远眺西湖,描绘了一幅清晨湖景图。"试望许西偏",开篇即展现出诗人对西湖的期待和遥望,"湖光浸晓烟"则描绘了湖水与晨雾交融的朦胧美。接下来的"岸痕添宿雨,草色际平田",通过"宿雨"和"草色"的细节,勾勒出雨后湿润的大地和广袤的田野,显示出自然的生机。

"夏木阴犹薄,朱荷出未圆",诗人观察到夏日树木的阴影尚且稀疏,而荷花尚未完全盛开,透露出一种清新的夏日气息。最后两句"人闲绿波静,幽鹭插头眠"则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结,描绘出西湖宁静的环境,一只悠闲的白鹭在湖边静静地歇息,画面生动而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西湖的早晨景色以及诗人的心境,体现了宋诗的淡雅和写意风格。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别母

细雨春镫夜欲分,白头閒坐话艰辛。

出门便是天涯别,明日思亲梦里人。

(0)

定林寺

萧疏定林寺,传是舒王址。

暮年一壑中,空书福建子。

尧舜君民志未伸,耿耿可鉴诸鬼神。

拟之王卢岂其伦?

泥古信匪人,遂以酿祸根,是则殊可嗔。

坡陀羸马哦诗处,白鹤红鹤都飞去。

空馀百尺松,我疑犹是元丰树。

(0)

林泉

一炷清香一卷经,琳琅振响彻云扃。

仙人跨鹤凌风下,玉笛双吹入紫庭。

(0)

春兴二首·其二

午睡沈沈饱墨甜,恼人幽鸟语前檐。

扶头酒醒犹欹枕,花信风高不捲帘。

世味久谙刀上蜜,人情已识水中盐。

知心只有青青竹,冷淡相看更不嫌。

(0)

景泰壬申正月晦日夜梦至僧舍遇一老叟云欲于静处少休予应之曰借来云半榻睡起日三竿觉而枕上足成

渐老疏尘事,无营身自安。

借来云半榻,睡起日三竿。

松火炉头煖,风波屋外寒。

行藏皆梦里,何必问邯郸。

(0)

禦儿庙

霁色秋移舫,晴云午过坛。

广川浮野动,深樾到门寒。

麟阁心空在,鹩枝迹已安。

高谈入挥麈,返棹见归翰。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