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何处,望苍江渺渺。纵算解飞人不到。
笑双丸乌兔,两鬓霜蓬,聊尔耳,那是人间三岛。
黄粱初梦觉,起看孤云,还自长歌自长啸。
不记桃源何地,橘渚何年,生涯事、惟有炉烟茶灶。
问先生谁友,有白石青松,共成三老。
天涯何处,望苍江渺渺。纵算解飞人不到。
笑双丸乌兔,两鬓霜蓬,聊尔耳,那是人间三岛。
黄粱初梦觉,起看孤云,还自长歌自长啸。
不记桃源何地,橘渚何年,生涯事、惟有炉烟茶灶。
问先生谁友,有白石青松,共成三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名为《洞仙歌》。全诗通过对远方天涯景象的描绘和个人隐逸生活的抒情,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境界的情怀。
"天涯何处,望苍江渺渺。纵算解飞人不到。" 这两句诗通过设问引出对远方景象的眺望,以及对传说中仙人的向往。这里的“天涯”指的是天边的尽头,而“苍江”则是形容远方大河的迷蒙气氛,展现了无限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情感。
"笑双丸乌兔,两鬓霜蓬,聊尔耳, 那是人间三岛。" 这几句诗通过对神话中仙境的描绘,如“双丸乌兔”(月亮中的乌兔,即玉兔)和“两鬓霜蓬”(头发如霜蓬),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世界的向往。这里的人间三岛,是指传说中的仙山,代表着理想的避世之所。
"黄粱初梦觉,起看孤云,仍自长歌自长啸。" 这两句通过“黄粱”(即黄粱梦,指的是诗人曾经有过的关于隐逸生活的美好梦境)和“初梦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起看孤云”则是现实中对天空中飘渺白云的观赏,与“长歌自啸”相呼应,表现出诗人仍旧保持着自己的高洁情操和艺术追求。
"不记桃源何地,橘渚何年,生涯事、惟有炉烟茶灶。" 这几句通过对古代隐逸之地“桃源”的忘却,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橘渚何年”),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间名利和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简单的生活乐趣,如品茶和观赏炉烟。
"问先生谁友,有白石青松,共成三老。" 最后两句则是在询问诗人与何为伴侣,以及对“白石青松”(象征高洁、坚定)的追求,最后的“共成三老”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最终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洞仙歌》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自在生活的追求,以及他对于尘世间名利和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