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红万紫谁留,频惊暗里韶光坠。
飞来何处,漫天香雪,撩人情思。
才过平桥,又穿小径,柴门深闭。
任蜂须燕嘴,交衔不定,三眠了、还三起。
记得鹅黄初撋,等闲间、又成虚缀。
晓风乍引,离魂难定,杜鹃声碎。
飘泊无心,轻狂有态,恨抛流水。
愿年年常傍,永丰坊侧,看伊清泪。
千红万紫谁留,频惊暗里韶光坠。
飞来何处,漫天香雪,撩人情思。
才过平桥,又穿小径,柴门深闭。
任蜂须燕嘴,交衔不定,三眠了、还三起。
记得鹅黄初撋,等闲间、又成虚缀。
晓风乍引,离魂难定,杜鹃声碎。
飘泊无心,轻狂有态,恨抛流水。
愿年年常傍,永丰坊侧,看伊清泪。
这首《水龙吟·咏柳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絮随风飘舞的景象,充满了春日的生机与灵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柳絮比作“频惊暗里韶光坠”的韶华,赋予其情感与生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飞来何处,漫天香雪,撩人情思。”开篇即以“香雪”形容柳絮,既形象地描绘了柳絮在空中飘扬的美丽景象,又暗示了其轻盈、纯净的特点,引发读者对美好事物的遐想。接着,“才过平桥,又穿小径,柴门深闭”,通过平桥、小径、柴门等意象,展现了柳絮在不同环境中的飘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任蜂须燕嘴,交衔不定,三眠了、还三起。”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柳絮与蜜蜂、燕子的行为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柳絮在春日中与自然界的互动,同时也暗示了柳絮的轻盈与不羁。接下来,“记得鹅黄初撋,等闲间、又成虚缀。”通过回忆鹅黄初现的嫩芽,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期待与珍惜,而“等闲间、又成虚缀”则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晓风乍引,离魂难定,杜鹃声碎。”这一段通过晓风、杜鹃声等元素,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深深忧虑。最后,“飘泊无心,轻狂有态,恨抛流水。”进一步强调了柳絮的飘泊无定,以及对自由与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愿年年常傍,永丰坊侧,看伊清泪。”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希望每年都能在永丰坊旁欣赏柳絮的愿望,寄托了对美好事物长久存在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柳絮之美及其背后蕴含的哲理思考。
看了三山白鹭洲,归来难老更何愁。
弟兄旧隐家风在,子侄世科官业脩。
鱼计亭深云坞口,青毡堂迥水塘头。
何时容我陪情话,华发清樽事事幽。
谁欤赋奇诗,索我玉山研。
产石斲未久,所落荒野县。
如公笔阵高,岂足供法战。
聊堪用鸡毛,滴水共贫贱。
市价亦不争,百钱可营缮。
包提偶到吴,取诮畏俗谚。
胡为而好此,感叹殊恋恋。
徒咏绝妙词,旧事记黄绢。
残春叫鶗鴂,百草为不芳。
钱塘江涨沙,往往变田桑。
一风或十雨,冷煖殊未尝。
起视天宇高,俛知人世长。
俄而登大楼,老面各已苍。
慨予复何言,忘却离思伤。
振衣问荒野,税驾辞康庄。
细收箧里诗,尽秘囊中方。
山堂有故园,绝出名利场。
颐神以养寿,更炷琳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