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山村民斲石为砚仲至以诗来索次韵》
《玉山村民斲石为砚仲至以诗来索次韵》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谁欤赋奇诗,索我玉山研。

产石斲未久,所落荒野县。

如公笔阵高,岂足供法战。

聊堪用鸡毛,滴水共贫贱。

市价亦不争,百钱可营缮。

包提偶到吴,取诮畏俗谚。

胡为而好此,感叹殊恋恋。

徒咏绝妙词,旧事记黄绢。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创作的《玉山村民斲石为砚仲至以诗来索次韵》。诗中描绘了玉山村民用石头雕刻砚台的过程,并通过与友人的互动,表达了对这种传统技艺的欣赏和对生活贫困者的同情。

首句“谁欤赋奇诗,索我玉山研”引出话题,提出疑问,是谁赋了如此奇特的诗,向我索要玉山的砚台?接着,“产石斲未久,所落荒野县”描述了砚台的制作过程,石头刚开采不久,就被用来雕刻成砚台,放置在荒野县中。

“如公笔阵高,岂足供法战”赞美了友人(“公”)的书法水平之高,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技艺可能难以在世俗的法度中得到认可或应用。“聊堪用鸡毛,滴水共贫贱”则表达了对这种技艺及其使用者的同情,认为它只能在贫困中找到共鸣。

“市价亦不争,百钱可营缮”指出砚台的价格并不昂贵,甚至可以用一百钱购买,强调了其实用价值和普遍性。“包提偶到吴,取诮畏俗谚”则提到自己偶然间到了吴地,担心会被世俗言论所嘲笑。

最后,“胡为而好此,感叹殊恋恋”表达了对这种传统技艺的喜爱和留恋,即使知道它可能不被主流社会重视,但仍对其抱有深厚的情感。“徒咏绝妙词,旧事记黄绢”则以一种略带遗憾的口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它们可能逐渐消失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传统技艺的赞美和对生活贫困者的同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遥贺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

西辞望苑去,东占洛阳才。

度岭无愁思,看山不懊来。

冥鸿何所慕,辽鹤乍飞回。

洗竹通新径,携琴上旧台。

尘埃长者撤,风月故人杯。

闻道龙门峻,还因上客开。

(0)

新秋对月寄乐天

月露发光彩,此时方见秋。

夜凉金气应,天静火星流。

蛩响偏依井,萤飞直过楼。

相知尽白首,清景复追游。

(0)

正乐府十篇·其二橡媪叹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馀,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0)

闲夜酒醒

醒来山月高,孤枕群书里。

酒渴漫思茶,山童呼不起。

(0)

赠友五首·其五

三十男有室,二十女有归。

近代多离乱,婚姻多过期。

嫁娶既不早,生育常苦迟。

儿女未成人,父母已衰羸。

凡人贵达日,多在长大时。

欲报亲不待,孝心无所施。

哀哉三牲养,少得及庭闱。

惜哉万钟粟,多用饱妻儿。

谁能正婚礼,待君张国维。

庶使孝子心,皆无风树悲。

(0)

天竺寺七叶堂避暑

郁郁复郁郁,伏热何时毕?

行入七叶堂,烦暑随步失。

檐雨稍霏微,窗风正萧瑟。

清宵一觉睡,可以销百疾。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