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大风忽怒号,万山撼水如秋高。
中天飞雨如飞涛,须臾大地遍泽膏。
耕者莳者浑不劳,群儿拍手笑桔槔。
买牛者子惟卖刀,起而视之满征袍。
举酒浩歌乐陶陶。
四月大风忽怒号,万山撼水如秋高。
中天飞雨如飞涛,须臾大地遍泽膏。
耕者莳者浑不劳,群儿拍手笑桔槔。
买牛者子惟卖刀,起而视之满征袍。
举酒浩歌乐陶陶。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大风突至的壮观景象,以及随之而来的雨水滋润大地的场景。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
首句“四月大风忽怒号”描绘了大风的猛烈,仿佛在四月的季节里突然爆发,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接着,“万山撼水如秋高”一句,将大风的威力扩展到山川之间,仿佛秋天的高远,形象地表现了大风的气势和影响力。
“中天飞雨如飞涛”进一步描绘了雨势之大,如同从天空倾泻而下的波涛,充满了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须臾大地遍泽膏”则点明了雨水迅速覆盖了大地,滋润了万物,带来了生机。
接下来的几句“耕者莳者浑不劳,群儿拍手笑桔槔”,通过对比耕作与玩耍的孩子们,展现了大风带来的意外之喜。孩子们因雨水的到来而欢笑,而原本需要劳作的人们却因为雨水的滋润而无需过多操心,体现了大自然的慷慨与恩赐。
“买牛者子惟卖刀,起而视之满征袍”这一句则以幽默的方式讽刺了社会现象,暗示了在特定情境下,人们的行为可能与预期相反,或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最后,“举酒浩歌乐陶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场景的喜悦之情,通过饮酒唱歌来表达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独特视角的观察与思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走马平舒道,初日明三峰。
岚光共淡荡,千丈青芙蓉。
伊昔临画图,但爱神仙踪。
安知复壮丽,翰墨难为工。
我行天地间,异景曾此逢。
至今想见之,秀气常冲融。
世事劳人生,壮年成老翁。
山中定见佳,恨未与君同。
功名贵早达,时俗轻小官。
念子两未适,出门何独欢。
古贤有禄仕,先圣戒色难。
义慊固为美,势卑岂足叹。
采兰岁云暮,接淅心不安。
宛转腰间丝,崔嵬头上冠。
车马有光辉,里闾有耸观。
勉旃爱玉体,自致青云端。
薄薄云蔽日,凄凄寒中人。
飞飞燕归蛰,漠漠雁来宾。
送子独无友,悲秋空病身。
登山复临水,便觉二毛新。
三年不相见,相见当何时。
曩别不谓久,后期庸可知。
周南滞留地,宿昔太史悲。
春草愁山中,王孙发垂丝。
怀宝常若迷,献玉常若疑。
闻君已屡荐,终岁独差池。
得鹿在诡遇,亡羊实多岐。
著书成自乐,回首空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