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逢群羊,问羊将何之。
朝供大官膳,踯躅未自知。
觳觫此何罪,无乃刍豢为。
肥躯一报德,鼎俎安可辞。
宁辱泥涂中,故人所以悲。
道旁逢群羊,问羊将何之。
朝供大官膳,踯躅未自知。
觳觫此何罪,无乃刍豢为。
肥躯一报德,鼎俎安可辞。
宁辱泥涂中,故人所以悲。
这首诗名为《和圣俞逢羊》,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诗中通过与一群羊的对话,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切感慨。
诗人首先在道路旁遇到一群羊,询问它们将要去向何处。羊的回答揭示了它们的处境:它们被送往宫廷,作为供奉的食材。羊的无辜与人类的贪婪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借此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接着,诗人以羊的“觳觫”(恐惧颤抖)为切入点,探讨羊的无辜与牺牲。他质疑为何羊要承受这样的命运,是否因为它们被视为人类的食物而遭受苦难。诗人通过这一问句,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对待动物方式的反思。
诗人进一步阐述,羊虽身陷困境,但它们愿意为人类的福祉付出一切。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却换来了被宰杀的命运。诗人以此强调,羊的牺牲不应被轻易忽视或接受,应引起人们的同情与反思。
最后,诗人以“宁辱泥涂中,故人所以悲”结束全诗。这句话意味着,宁愿在尘世中受辱,也不愿看到朋友因不公而遭受痛苦。这不仅是对羊的同情,也是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深刻批判,呼吁人们关注并改变现状,以实现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