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月下空窗,秋水浸缃帙。
寒气迫衣米,垂帷禦风入。
驱风月亦驱,转若麾旧识。
端坐不可忍,强起下檐立。
苦酒呼一杯,聊以宽风力。
不惜待阳和,三春光景失。
永夜伴清晖,寒士寒亦得。
良月下空窗,秋水浸缃帙。
寒气迫衣米,垂帷禦风入。
驱风月亦驱,转若麾旧识。
端坐不可忍,强起下檐立。
苦酒呼一杯,聊以宽风力。
不惜待阳和,三春光景失。
永夜伴清晖,寒士寒亦得。
此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月光下静坐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之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良月下空窗”点明时间与地点,月光洒满空旷的窗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秋水浸缃帙”将目光转向室内,秋水映照着书卷,既体现了环境的清雅,也暗示了诗人的读书生活。随后,“寒气迫衣米,垂帷禦风入”两句描绘了秋夜的凉意,诗人不得不拉上窗帘以抵御寒风,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冷清与孤独。
“驱风月亦驱,转若麾旧识”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互动,仿佛风与月都是他熟悉的朋友,被他的意志所引导。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境界。
“端坐不可忍,强起下檐立”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他虽然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但又无法完全摆脱尘世的束缚,只能暂时起身站在檐下,寻求片刻的解脱。
“苦酒呼一杯,聊以宽风力”写出了诗人面对寒冷与孤独时的自我慰藉,通过饮酒来缓解内心的不适。然而,“不惜待阳和,三春光景失”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不愿等待温暖的到来,却也因此错过了春天的美好时光。
最后,“永夜伴清晖,寒士寒亦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接受与理解,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成为自己的伴侣。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白衣曾拜汉尚书,今日恩光到敝庐。
再入龙楼称绮季,应缘狗监说相如。
中郎南镇权方重,内史高斋兴有馀。
遥想敬亭春欲暮,百花飞尽柳花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