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月堂·其一》
《明月堂·其一》全文
唐 / 刘氏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蝉鬓惊秋华发新,可怜红隙尽埃尘。

西山一梦何年觉,明月堂前不见人。

(0)
注释
蝉鬓:形容女子秀美的头发。
秋华发新:秋天的到来使头发显得更加白皙。
可怜:可惜,令人怜悯。
红隙:指女子美丽的容颜。
尽埃尘:消失在尘世之中。
西山:泛指远方或过去的时光。
一梦:一场梦境。
何年觉:何时能从梦中醒来。
明月堂:明亮的月光下之堂,可能象征着美好的回忆或理想之地。
不见人:再也见不到曾经的人。
翻译
蝉鸣声中感叹秋意渐浓,新生的白发让人惊讶。
曾经鲜艳的红颜已消失在尘埃中,令人惋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秋日景象,通过蝉鬓惊飞、花发新等意象传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主题。其中“蝉鬓惊秋华发新”一句,不仅形容了秋天的萧瑟,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可怜红隙尽埃尘”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事物消逝无踪的哀愁。

“西山一梦何年觉”这句,通过梦境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的回忆和对现实隔绝的感受。它暗示了一种对逝去岁月的追怀与无奈。

最后,“明月堂前不见人”一句,则描绘出一个空旷、寂寞的场景,通过月亮下的静谧和人迹的稀少,强化了整体诗篇的悲凉氛围。这样的意象设置,使得诗人的孤独与哀愁感更加深刻。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精致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女性诗人特有的细腻情怀和对生命流逝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刘氏妇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瑞鹤仙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恨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

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0)

菩萨蛮

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蓦地管弦催。

一团红雪飞。曲终娇欲诉。定忆梨园谱。

指日按新声。主人朝玉京。

(0)

贺新郎·其七韩仲止判院山中见访,席上用前韵

听我三章约。有谈功、谈名者舞,谈经深酌。

作赋相如亲涤器,识字子云投阁。

算枉把、精神费却。

此会不如公荣者,莫呼来、政尔妨人乐。

医俗士,苦无药。当年众鸟看孤鹗。

意飘然、横空直把,曹吞刘攫。

老我山中谁来伴,须信穷愁有脚。

似剪尽、还生僧发。

自断此生天休问,倩何人、说与乘轩鹤。

吾有志,在沟壑。

(0)

柳湖感物

柳湖万柳作云屯,种时乱插不须根。

根如卧蛇身合抱,仰视不见蜩蝉喧。

开花三月乱飞雪,过墙度水无复还。

穷高极远风力尽,弃坠泥土颜色昏。

偶然直堕湖中水,化为浮萍轻且繁。

随波上下去无定,物性不改天使然。

南山老松长百尺,根入石底蛟龙蟠。

秋深叶上露如雨,倾流入土明珠圆。

乘春发生叶短短,根大如指长而坚。

神农尝药最上品,气力直压钟乳温。

物生禀受久已异,世俗何始分愚贤。

(0)

次韵子瞻谪居三适.旦起理发

道人鸡鸣起,趺坐存九宫。

灵液流下田,伏苓抱长松。

颠毛得馀润,冉冉欺霜风。

俯就无数栉,九九为一通。

洗沐废已久,徐之勿匆匆。

气来自涌泉,至此知几重。

近闻西边将,袒裼拥马鬃。

归来建赤油,不复侪伍同。

笑我守寻尺,求与真源逢。

人生各有安,未肯易三公。

(0)

上元前雪三绝句·其二

闭门不问门前事,灯火薰天自不知。

闻道朝来雪又下,老人今岁未应饥。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