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心身体中,寓性方寸内。
此身是外物,何足苦忧爱。
况有假饰者,华簪及高盖。
此又疏于身,复在外物外。
操之多惴慄,失之又悲悔。
乃知名与器,得丧俱为害。
颓然环堵客,萝蕙为巾带。
自得此道来,身穷心甚泰。
寓心身体中,寓性方寸内。
此身是外物,何足苦忧爱。
况有假饰者,华簪及高盖。
此又疏于身,复在外物外。
操之多惴慄,失之又悲悔。
乃知名与器,得丧俱为害。
颓然环堵客,萝蕙为巾带。
自得此道来,身穷心甚泰。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遣怀》,体现了诗人对于物欲和名利的超脱态度。开篇“寓心身体中,寓性方寸内”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与自我安顿,“此身是外物,何足苦忧爱”则明示了对于肉体之躯的超然与不执着。
“况有假饰者,华簪及高盖。 此又疏于身,复在外物外。”这些句子描绘了一种对外表装饰和追求虚荣的批判态度,认为这些都不是真实自我的一部分,而是更远离内心的事物。
“操之多惴慄,失之又悲悔。乃知名与器,得丧俱为害。”诗人通过这几句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得失之感,不论是追求还是失去,都会带来内心的忧虑和后悔,从而领悟到这些外在事物无论获得或失去,对于个体都是有害的。
“颓然环堵客,萝蕙为巾带。”这里的意象充满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逃离愿望,用草木代指自己,表达了一种隐居自适的情怀。
结尾的“自得此道来,身穷心甚泰”则是对整个超脱过程的一种总结和肯定,表明了在找到这种生活哲学之后,即使物质上贫困,但内心却获得了极大的平静与满足。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体验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欲有所用其未足,无数馀心自澡浴。
今古茫茫同射覆,古人仍是今人鹄。
满堂予美初成目,目如秋水心如玉。
冰壶掩映出千秋,金薤琳琅能满束。
五色篇中未眼迷,一丝纸背当胸沃。
非缘寡和获知希,岂信同工多异曲。
休疑此道独谀闻,细绎其言俱有触。
吾诚不及惜阴人,浪许居诸时断续。
居诸可度不可留,继晷焚膏那可赎。
神鬼依然护索丘,干戈聊使凋烦缛。
嗟彼譊譊毋自辱,白首安知意所属。
冉冉岁云暮,悲风鸣北林。
孤鸿号外野,积霰散重阴。
时节忽复易,伤哉徒滞淫。
剽烈怆中怀,慷慨成哀吟。
念我携手好,形影若飞沉。
金石有销铄,信义安足谌。
相须胶与漆,弃置商与参。
顾因晨风翼,惠此瑶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