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怀》
《遣怀》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寓心身体中,寓性方寸内。

此身是外物,何足苦忧爱。

况有假饰者,华簪及高盖。

此又疏于身,复在外物外。

操之多惴慄,失之又悲悔。

乃知名与器,得丧俱为害。

颓然环堵客,萝蕙为巾带。

自得此道来,身穷心甚泰。

(0)
注释
寓心:寄托心灵。
方寸:指内心或心胸。
外物:指身外之物,非必需品。
华簪:华丽的簪子,象征地位或财富。
高盖:高大的车盖,古代贵族出行的仪仗。
疏于身:与身体疏远,指不是身体本身的东西。
操之多惴慄:对这些东西过于在意,常感到焦虑不安。
得丧:得失。
环堵客:形容生活简陋,环堵萧然。
萝蕙:两种植物,这里借指朴素的生活。
巾带:头巾和腰带,代指服饰。
翻译
心灵寄寓在身体之中,本性藏于方寸之间。
这身体如同外在之物,不值得过分忧虑和珍爱。
更何况那些装饰之物,如华美的簪子和高大的车盖。
这些更是远离本体,更在身体之外的东西。
执着于它们常使人忐忑不安,失去后又会悲伤懊悔。
于是明白名利与外物,得到失去都是祸害。
我这颓然的居士,以藤萝蕙草为巾带。
自从领悟这个道理以来,虽然生活困窘但内心十分安泰。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遣怀》,体现了诗人对于物欲和名利的超脱态度。开篇“寓心身体中,寓性方寸内”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与自我安顿,“此身是外物,何足苦忧爱”则明示了对于肉体之躯的超然与不执着。

“况有假饰者,华簪及高盖。 此又疏于身,复在外物外。”这些句子描绘了一种对外表装饰和追求虚荣的批判态度,认为这些都不是真实自我的一部分,而是更远离内心的事物。

“操之多惴慄,失之又悲悔。乃知名与器,得丧俱为害。”诗人通过这几句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得失之感,不论是追求还是失去,都会带来内心的忧虑和后悔,从而领悟到这些外在事物无论获得或失去,对于个体都是有害的。

“颓然环堵客,萝蕙为巾带。”这里的意象充满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逃离愿望,用草木代指自己,表达了一种隐居自适的情怀。

结尾的“自得此道来,身穷心甚泰”则是对整个超脱过程的一种总结和肯定,表明了在找到这种生活哲学之后,即使物质上贫困,但内心却获得了极大的平静与满足。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体验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浣溪沙.书怀

几欲呼天天更赊。自知山水此生遐。

谁教生性是烟霞。

屈指数来惊岁月,流光闲去厌繁华。

何时骖鹤到仙家。

(0)

梦断

梦断残宵宿雨收,閒怀清冷恰无愁。

林通月色微疑曙,院绝虫声自觉秋。

不竞温凉吟羽扇,解危腰领忆羊裘。

屏除闻见齐喧寂,谁识沧波不系舟。

(0)

依依

依依春未去,花为美人留。

况有玉琴好,能蠲香浦愁。

影怜双燕过,声爱一莺流。

枕簟因君设,殷勤向小楼。

(0)

冬夜山砦闻读书声喜而开卷

欲有所用其未足,无数馀心自澡浴。

今古茫茫同射覆,古人仍是今人鹄。

满堂予美初成目,目如秋水心如玉。

冰壶掩映出千秋,金薤琳琅能满束。

五色篇中未眼迷,一丝纸背当胸沃。

非缘寡和获知希,岂信同工多异曲。

休疑此道独谀闻,细绎其言俱有触。

吾诚不及惜阴人,浪许居诸时断续。

居诸可度不可留,继晷焚膏那可赎。

神鬼依然护索丘,干戈聊使凋烦缛。

嗟彼譊譊毋自辱,白首安知意所属。

(0)

一笑

束装归去卷残书,衙署将辞尚扫除。

静对老妻聊一笑,不知天地本蘧庐。

(0)

明月皎夜光

冉冉岁云暮,悲风鸣北林。

孤鸿号外野,积霰散重阴。

时节忽复易,伤哉徒滞淫。

剽烈怆中怀,慷慨成哀吟。

念我携手好,形影若飞沉。

金石有销铄,信义安足谌。

相须胶与漆,弃置商与参。

顾因晨风翼,惠此瑶华音。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