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断》
《梦断》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梦断残宵宿雨收,閒怀清冷恰无愁。

林通月色微疑曙,院绝虫声自觉秋。

不竞温凉吟羽扇,解危腰领忆羊裘。

屏除闻见齐喧寂,谁识沧波不系舟。

(0)
鉴赏

这首诗《梦断》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清冷与闲适。

首句“梦断残宵宿雨收”,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环境,夜晚的梦被清晨的雨声唤醒,暗示着一种从梦境到现实的过渡感。接着,“闲怀清冷恰无愁”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此刻心境的平和与淡然,没有忧愁,只有淡淡的清冷。

“林通月色微疑曙”描绘了月光透过树林,微弱地照亮了黎明前的朦胧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院绝虫声自觉秋”则进一步深化了季节的变换,虫鸣声的消失仿佛是秋天到来的信号,增添了诗中的季节感。

“不竞温凉吟羽扇,解危腰领忆羊裘”两句,运用了典故,羽扇与羊裘分别象征着诸葛亮与苏武,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屏除闻见齐喧寂,谁识沧波不系舟”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屏除闻见”表达了对尘世杂音的摒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纯净;“齐喧寂”则强调了喧嚣与寂静之间的和谐统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谁识沧波不系舟”以舟在波涛中自由航行的形象,寓意着诗人渴望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不受外界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满江红.为孙秋我新纳姬人催妆和韵

粉井香天,算唯许、何郎窃近。

翠亭亭、菱铜斜倚,扑堆可憎。

玳瑁衙排花仗拥,鸳鸯牒押红泥衬。

靠雕栏、活现海棠丝,东风幸。遮不稳,将灯倩。

兜不起,羞人问。乍流苏蟢子,双吹檀晕。

犀帖燕冲兰梦小,银瓶麝裹薇浆嫩。

笑玉人、几许未销魂从今定。

(0)

一落索·其一小窗夜坐用周美成韵

人影放帘深秀。玉钩风皱。

篆香银烛艳成堆,全衬贴凌波瘦。清露曲栏吟久。

欢愁都有。唾壶敲断五更心,无一事、姑花柳。

(0)

念奴娇·其十《念奴娇.即席再赋呈李研斋前辈宋荔裳观察王西樵考功》

古文高手,有达老耆旧,欧曾堪续。

箬笠布袍云竹杖,看尽浮云反复。

再遇莱阳,词场雄踞。暂友山中鹿。

旗亭载酒,楚辞痛饮还读。

又有天壤王郎,水姿玉映,不救何平叔。

歌吹芜城期共醉,漫挂蒲帆一幅。

岸帻横眸,昔年隋苑,今是渔家屋。

宾朋杂坐,不妨人淡于菊。

(0)

满江红·其二王西樵考功见和江村词用前韵示孙无言

新绿江村,阴阴与、溪流争涨。

烦寄讯、竹平安否,至今无恙。

初见栗留穿柳去,忽惊松鼠缘藤上。

正春深、谷雨焙枪旗,山僧饷。难消遣,情摇漾。

蛮姬舞,秦青唱。正蒲萄浓泼,春波如酿。

试向花前移玉案,休思阁里燃藜杖。

念平生、一枕梦悲欢,他年状。

(0)

唐多令·其一曾波阁玩月同雁冰诸君用稼轩韵

双鹤下缑山,青天月未残。对澄波、共倚朱栏。

秋气着人罗袂爽,清露冷,不知寒。

作客几时还,相逢且尽欢。况芙蓉、正耐人看。

起舞花前仍大笑,谁似我,与君闲。

(0)

霜天晓角.雪后夜登爱山台

孤台雪霁,雪月光相泥。

把似大罗天阙,天上全无地。

此时双鹤泪,弄花梅吐气。

明日头衔须换,直写水晶宫吏。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