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辨水》
《辨水》全文
清 / 牛焘   形式: 古风

君不见,东坡调水传佳话,全凭清浊分流派。

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诗骨清人肺。

又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石水斗泥资灌溉。

有时汲之供烹啜,不闻饮者比沆瀣。

镇沅斥卤少清流,为渟为渊性不侔。

山溪径雨尽泥滓,井泉不搅清且浏。

人言井水多瘴疠,溪流虽浊不生忧。

愚者传疑智者信,倒置流品付悠悠。

此乡瘴气由山毒,蛇涎雀酡盈沟渎。

污地浊泽此蒙泉,山薮藏疾当暑酷。

滂沱一刷延溪满,溲勃何用勤渗漉。

乡人晨昏剧饮此,荣卫安可容黪黩。

此时幸有未枯井,无尘无垢可鉴影。

舍此取彼胡为乎,一清一浊君试饮。

吁嗟乎,古人品水重八德,陆公名泉亦难得。

但看扬子江水尽狂澜,有人江底汲取临不测。

(0)
鉴赏

这首诗《辨水》是清代诗人牛焘所作,通过对比不同水源的特性,探讨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水质问题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君不见”引出两个场景:一是东坡调水的故事,强调了水质对于生活的重要性;二是黄河之水,展示了自然水源的丰富与复杂。接着,诗人描述了镇沅地区的水质状况,指出其与其它水源的不同之处,如山溪径流的浑浊与井泉水的清澈。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人们对水质认知的差异,以及环境因素对水质的影响。

诗中提到“愚者传疑智者信”,反映了人们对水质信息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而“倒置流品付悠悠”则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无奈和反思。进一步,诗人将话题转向了特定地区——“此乡瘴气由山毒”,强调了水质与当地环境、健康之间的联系。通过“污地浊泽此蒙泉”等描述,诗人描绘了水质污染的严重性及其带来的危害。

最后,诗中提到了“未枯井”的存在,强调了清洁水源的重要性,并以“一清一浊君试饮”作为结尾,呼吁人们珍惜和选择清洁的水源。同时,诗人引用了古人关于水质的评价,以及陆游对名泉的追求,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体现了对水质品质的重视。

整体而言,《辨水》不仅是一首探讨水质问题的诗歌,也蕴含了对自然、健康与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牛焘
朝代:清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猜你喜欢

寿池月

十年共建千年刹,一劫同君万劫心。

击鼓隔溪犹及响,莫将閒静祝高岑。

(0)

寿·其一

今年两度悬弧日,前后三句孰是真。

千树老松生琥珀,灵光全已属斯人。

(0)

寄怀刘焕之·其三

仙城羽檄不停驰,野鹤无因问路岐。

折柬两招秋叶里,布帆应挂仲冬时。

廿年知己心先醉,万里雕戈力独支。

纵有昆崙谈剑客,一杯寒露属襟期。

(0)

王观察仲锡以鹿放生赋诗纪之

鹿苑今朝始识名,几多生意遍山城。

寻来寺草循幽径,留得微灵听宝经。

能踏金莲随步出,解衔仙玦此心明。

养成头角双龙准,骑向芝田月下行。

(0)

西石岩·其二

城西三里泐溪阴,览胜先存避世心。

湖海岩峦原不少,风尘归客只难寻。

流霞且酌壶中月,清梦能披物外襟。

岘首至今传盛事,肯将华鬓换黄金。

(0)

酬方梦也见赠次元韵·其一

谈禅道韵维摩诘,文字功勋郭子仪。

辽左雪中难寄语,长干竹里喜联诗。

云侵夏榻书千帙,眼寄高峰杖一枝。

若问曹源真滴水,总从清坐坐忘时。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