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石岩·其二》
《西石岩·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城西三里泐溪阴,览胜先存避世心。

湖海岩峦原不少,风尘归客只难寻。

流霞且酌壶中月,清梦能披物外襟。

岘首至今传盛事,肯将华鬓换黄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石岩的游览体验,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首句“城西三里泐溪阴”,点明了地点,暗示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下来,“览胜先存避世心”表达了作者在欣赏美景前就怀有的超脱世俗的心态,预示着这次游览将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湖海岩峦原不少,风尘归客只难寻”两句,通过对比广阔的自然景观与归心似箭的旅人,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类精神追求之间的联系。这里的“湖海岩峦”象征着无限的自然世界,而“风尘归客”则代表了渴望逃离尘世纷扰的心灵。这两句诗巧妙地揭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对自由的渴望。

“流霞且酌壶中月,清梦能披物外襟”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进一步描绘。他选择在月光下饮酒,仿佛是在与自然共饮,享受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宁静与和谐。这里的“清梦”不仅指梦境,更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即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最后,“岘首至今传盛事,肯将华鬓换黄金”两句,以历史上的岘首山盛事为引,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成就的怀念,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反问: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是否愿意放弃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富足?这不仅是对个人价值观的反思,也是对社会普遍现象的一种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中秋寄弟·其一

十载为郎典石渠,庭闱千里近何如。

心悬故国今宵月,望切他乡隔岁书。

荒径穿林还有笋,北堂每食可无鱼。

那堪伏腊西郊路,原草芊芊眼未舒。

(0)

咏伯兄园中梅花十韵

岂是花源里,承春节候偏。

寒光千树合,消息一枝传。

素艳明斜日,轻香淡晚烟。

不烦春雪妒,每荷冻醪怜。

嫩蕊风犹护,疏条月与妍。

摘来疑是玉,飘处不成茵。

静爱薰书卷,欢宜匝几筵。

远芬来翠羽,高韵入鸾笺。

逸藻推何逊,新诗愧惠连。

欲将梅萼句,聊和棣华篇。

(0)

明妃怨·其二

绣锦藏来箧已尘,愁颜半失画图真。

君王不用频相忆,祇看深宫洒泪人。

(0)

寄冯文孺

少年射策献长杨,彩笔同驱翰墨场。

君悟莲花窥法藏,我从药里访医王。

迷途转认无生路,度世虚疑不死方。

大地山河皆泡影,不知何处是津梁。

(0)

一拂道人夜话

世事茫茫无定所。昨日阴晴今日雨。

几场春梦梦中参,一盏青灯灯下语。

怀中心事口中言。欲吐不吐耳属垣。

殷勤赠君一片铁。袖里摩挲肝胆裂。

(0)

游阳历岩观瀑布

阳历山前巉削壁。倒挂云岩石洞黑。

未解源泉何处寻,但见长空一道白。

远望还同玉柱观。近看却似泻冰盘。

旋和甘露灌僧顶,忽傍飘风洒客冠。

崩崖陡下数千级。石面苔花泫泫湿。

曳来云脚共斜飞,迸出山腰还倒立。

山腰云脚路重重。小桥转过碧冥濛。

珠幕光中开古殿,雷声吼处度遥钟。

二十琉璃鉴石室。绛帏閟护金仙骨。

却从瀑里现龛灯,髣髴银河吐海日。

半空分沥入山厨。竹笕探来石臼储。

敲火石头自战茗,咒泉钵底乱喷珠。

千奇百幻看难尽,闪日摇山目乍瞬。

赴壑迢迢知几深,攒峰窅窅望逾峻。

夜半磬声窟里传。游人惊立暝林烟。

山僧却道耳根熟,偏向岩端结静缘。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