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冯文孺》
《寄冯文孺》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少年射策献长杨,彩笔同驱翰墨场。

君悟莲花窥法藏,我从药里访医王。

迷途转认无生路,度世虚疑不死方。

大地山河皆泡影,不知何处是津梁。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冯文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人品和学问的敬仰。首联“少年射策献长杨,彩笔同驱翰墨场”描绘了冯文孺年轻时才华横溢,与众多才子一同在文坛上竞逐的情景,展现了其早年的辉煌成就。

颔联“君悟莲花窥法藏,我从药里访医王”则进一步揭示了冯文孺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更在精神层面有着深刻的领悟。他如同莲花般清净,窥视佛法的深奥;而诗人自己,则像求医者一样,从药物中探寻生命的真谛,暗含着对冯文孺智慧和修为的赞美。

颈联“迷途转认无生路,度世虚疑不死方”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惑的反思。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往往迷失方向,但通过冯文孺的引导,诗人仿佛找到了一条通往无生的道路,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虚妄地追求长生不老。

尾联“大地山河皆泡影,不知何处是津梁”则是对人生虚幻本质的深刻洞察。诗人认为,世间万物如梦如泡,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真正的指引或渡口(津梁)或许不在物质世界,而在精神的探索和内心的觉醒之中。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以及对冯文孺作为精神导师的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冯文孺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自我认知的深入探讨。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沁园春

好没来由,名利区区,几时尽头。

算荣华富贵,名高位显,妻儿艳女,肯做持修。

冷淡玄门,清虚妙道,苦涩难行孰意留。

修行路,悟轮回生死,有分仙流。除身尽是闲愁。

猛割断冤情去便休。

顶青巾布素,随缘度日,逍遥云水,物外遨游。

闲里寻闲,损之又损,火灭烟消绝外求。

将归去,这酆都路变,蓬岛瀛洲。

(0)

一枝春

甲子天元,遇明朝圣代,神仙出世。

仙师密遣,故我水云东历。

山遥路远,渡难阻、岂辞迢递。

惟念念,人人未悟,虚华恋著家计。

轮回最苦省悟,照前贤作用,如何脱离。

尘缘屏绝,渐迤可亲玄理。

功成气结,得指日、身超仙位。

归去后,鸾鹤引赴,蓬莱真会。

(0)

蓦山溪

清明绿野,玉色明春酒。

燕地雪如沙,为唤起、斗南温秀。

鬓丝禅榻,梦觉古扬州,瑶台路,返魂香,好在啼妆瘦。

春前入眼,似是章台柳。

欲典鹔鹴裘,误金车、香迎马首。

绿阴青子,后日便东风,秋千散,莫寒生,月到西厢后。

(0)

江城子

半年无梦到春温。可怜人。几黄昏。

想见玉徽、风度更清新。

翠射娉婷云八尺,谁为写,五湖春。

好风归路软红尘。暖冰魂。缕金裙。

唤起一天、星月入金尊。

留取木樨花上露,挥醉墨,洒行云。

(0)

满庭芳.南营探梅至梅隐丈□

长忆当年,读书窗下,岁寒留看孤芳。

巡檐索笑,重到更彷徨。

梅隐先生何在,清江外、新构茅堂。

人应道、攀枝嗅蕊,那得救饥肠。

多情余习气,芒鞋竹杖,未忍相忘。

但年年依旧,疏影幽香。

好是春风近也,犹记得、吟绕昏黄。

开尊饮,参横斗转,同醉卧花旁。

(0)

临江仙.次解东庵学士咏梅韵

闻说东庵梅最好,何须远访西湖。

金衣相映玉肌肤。幽香俱可爱,颜色不妨殊。

花主惜春仍好事,作诗清似林逋。

冰蕤雪萼正敷腴。只愁无客至,那怕酒须沽。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