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有黄金台,远致望诸君。
嗛嗛事强怨,三岁有奇勋。
悠哉辟疆理,东海漫浮云。
宁知世情异,嘉谷坐熇焚。
致令委金石,谁愿蠢蠕群。
风波歘潜构,遗恨意纷纭。
岂不善图后,交私非所闻。
为忠不顾内,晏子亦垂文。
燕有黄金台,远致望诸君。
嗛嗛事强怨,三岁有奇勋。
悠哉辟疆理,东海漫浮云。
宁知世情异,嘉谷坐熇焚。
致令委金石,谁愿蠢蠕群。
风波歘潜构,遗恨意纷纭。
岂不善图后,交私非所闻。
为忠不顾内,晏子亦垂文。
这首诗名为《咏史》,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之手。这是一首反思历史、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诗人通过对古时燕国黄金台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燕有黄金台,远致望诸君。嗛嗛事强怨,三岁有奇勋。" 这几句诗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脱时空的宏大景象。黄金台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的一种象征。而“嗛嗛”一词,用来形容历史事件的连绵不绝,显示出一种对过往沉重感慨的情怀。
"悠哉辟疆理,东海漫浮云。" 这里的“辟疆”指的是开辟疆土,这里用以比喻历史的广阔与深远。而“东海漫浮云”则是用来形容自然界的无常和历史变迁的不确定性。
"宁知世情异,嘉谷坐熇焚。" 这里的“宁知”表达了一种疑问语气,诗人在质疑世间的情感变化与历史的残酷。而“嘉谷坐熇焚”则是用来比喻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
"致令委金石,谁愿蠢蠕群。"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不渝品格的肯定,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哀叹。
"风波歘潜构,遗恨意纷纭。" 这里的“风波”和“潜构”都是用来形容历史变迁带来的动荡与困扰。而“遗恨”则是诗人对于过去无法挽回的事情所持有的深切哀伤。
"岂不善图后,交私非所闻。为忠不顾内,晏子亦垂文。" 这最后几句,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强调了个人对于忠诚品质的坚持和对历史知识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洞察力。
守閒事服饵,采朮东山阿。
东山幽且阻,疲苶烦经过。
戒徒斸灵根,封植閟天和。
违尔涧底石,彻我庭中莎。
土膏滋玄液,松露坠繁柯。
南东自成亩,缭绕纷相罗。
晨步佳色媚,夜眠幽气多。
离忧苟可怡,孰能知其他。
爨竹茹芳叶,宁虑瘵与瘥。
留连树蕙辞,婉娩采薇歌。
悟拙甘自足,激清愧同波。
单豹且理内,高门复如何。
绝妙江南曲,凄凉怨女诗。
古风无手敌,新语是人知。
飞动应由格,功夫过却奇。
麟台添集卷,乐府换歌词。
李白应先拜,刘祯必自疑。
贫须君子救,病合国家医。
野客开山借,邻僧与米炊。
甘贫辞聘币,依选受官资。
多见愁连晓,稀闻债尽时。
圣朝文物盛,太祝独低眉。
迂疏虽可欺,心路甚男儿。
薄宦浑无味,平生粗有诗。
澹交终不破,孤达晚相宜。
直夜花前唤,朝寒雪里追。
竹声输我听,茶格共僧知。
景物还多感,情怀偶不卑。
溪莺喧午寝,山蕨止春饥。
险事销肠酒,清欢敌手棋。
香锄抛药圃,烟艇忆莎陂。
自许亨途在,儒纲复振时。
每思闻净话,雨夜对禅床。
未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
孤云终负约,薄宦转堪伤。
梦绕长松塔,遥焚一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