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蝉》
《闻蝉》全文
明 / 林大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晴蝉号玄叶,已动凉秋悲。

响入云俱迥,风回声故迟。

抱贞依露食,远害卜高枝。

羡尔孤清意,夷犹空暮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蝉在秋天的声音,充满了深沉与哀愁的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蝉在凉爽秋日中的独特声响,以及其对环境的适应和生存智慧。

首句“晴蝉号玄叶,已动凉秋悲”,以“晴”字开头,暗示天气晴朗,蝉鸣声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宣告着凉秋的到来,引发了一丝悲凉的情绪。接着,“已动凉秋悲”直接点明了主题,秋日的凉意与蝉的鸣叫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响入云俱迥,风回声故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蝉鸣的特点。蝉声穿透云层,回荡在空中,显得格外悠长;而当风吹过时,蝉鸣似乎故意放慢了节奏,与自然界的其他声音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抱贞依露食,远害卜高枝”则通过蝉的生活习性,表达了蝉的生存智慧。蝉选择在露水丰富的树叶上生活,远离可能的伤害,同时又能够找到高枝作为栖息之所,既体现了蝉的适应能力,也暗含了人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羡尔孤清意,夷犹空暮思”表达了诗人对蝉的羡慕之情。蝉在孤独中保持着清高的情操,即使在傍晚的寂静中,也能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深思。这种孤独而不失高洁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蝉鸣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引导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启示。

作者介绍

林大钦
朝代:明

林大钦(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猜你喜欢

台城路.送女兄归平洛

一行雁影分飞骤,匆匆又催归棹。

画里看山,溪边得句,此去秋光应好。离多会少。

将怨雨愁云,做成怀抱。

小住为佳,北堂双鬓已垂老。刀环归计尚杳。

对花开姊妹,离梦频绕。

集号联珠,诗工咏絮,料理浮名须早。牵衣未了。

但泪湿罗襟,我心如捣。蓦地回头,夕阳迷古道。

(0)

柳梢青.题净香女史小照

红藕池塘,绿杨庭院,昼永人闲。

风露香清,烟波梦远,脉脉凭栏。望中无限云山。

何处听、珊珊佩环。渺渺予怀,盈盈秋水,凌乱高寒。

(0)

齐天乐.题紫霞女史画兰卷子

绣床昼永杨花卷,金炉暗消香篆。

燕影低帘,莺声绕树,睡起绿窗人懒。沉沉深院。

乍困倚熏笼,戏拈斑管。

半响凝思,素绡闲向晚风展。

梅寒竹瘦菊淡,幽怀无著处,聊寄湘畹。

浅晕微烘,纤豪侧吮,忘把口脂痕染。风欹雨偃。

似空谷幽人,这回重见。潇洒灵韵,楚江春正晚。

(0)

菩萨蛮

疏帘燕去芳菲歇。梧桐门掩清秋月。羁客梦难成。

暗虫啼到明。薄霞消醉脸。灯淡银屏掩。

风露小阑干。画楼寒漏残。

(0)

菩萨蛮.画牡丹花瓣

软烟薄雾妆才就。年华不解伤春瘦。相见画栏边。

风丝兜佩环。春宫三十六。双燕飞还宿。

辜负玉漏恩。簪花先断魂。

(0)

念奴娇.渡扬子江作

大江东去,好乘风破浪,扁舟一叶。

滉漾锦帆争渡险,滚滚怒涛如雪。

香雾微茫,寒波浩渺,都助襟胸阔。

水窗闲眺,辽天大地皆彻。

犹若身在冰壶,如萍似絮,转透愁千叠。

此去乡关,知渐远、心与江流同咽。

隐现金焦,去来潮汐,掩映浮双阙。

海门一调,离怀歌向明月。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