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送别,正玉塞秋空,长亭风紧。
呢喃款语,后约商量未定。屈指归期尚近。
已金粉、江南消尽。无端陌上春回,带到几分芳讯。
花圃新红欲晕。又翠剪双双,抛来难稳。
乌衣巷里,记否旧时风景。重把巢痕细认。
问地主、今更谁姓。可怜梦冷蘼芜,剩得斜阳片影。
去年送别,正玉塞秋空,长亭风紧。
呢喃款语,后约商量未定。屈指归期尚近。
已金粉、江南消尽。无端陌上春回,带到几分芳讯。
花圃新红欲晕。又翠剪双双,抛来难稳。
乌衣巷里,记否旧时风景。重把巢痕细认。
问地主、今更谁姓。可怜梦冷蘼芜,剩得斜阳片影。
这首《双双燕·新燕》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邹韬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燕归来的景象与情感。
开篇“去年送别,正玉塞秋空,长亭风紧”,以去年的离别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氛围中。接着“呢喃款语,后约商量未定”两句,通过新燕的低语,暗示了它们之间关于未来相聚的期待与不确定,情感细腻而温馨。
“屈指归期尚近,已金粉、江南消尽”则表达了对春天即将来临的期待,以及江南美景的怀念。然而,“无端陌上春回,带到几分芳讯”一句,春回大地却带来了新燕的消息,这种意外的惊喜与期待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
“花圃新红欲晕,又翠剪双双,抛来难稳”描绘了新燕在花丛中穿梭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新燕寻找安栖之所的不易。接下来“乌衣巷里,记否旧时风景”一句,通过对比乌衣巷的旧日风光,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最后,“重把巢痕细认,问地主、今更谁姓”表现了新燕在寻找旧巢时的执着与困惑,同时也引出了对物是人非的深深思考。“可怜梦冷蘼芜,剩得斜阳片影”则以冷落的蘼芜和残存的斜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给人以深深的感慨。
整首词以新燕的归来为主线,巧妙地融入了季节变换、自然景观、历史记忆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转、时光易逝的深刻体悟,语言清新雅致,情感真挚动人。
黄子侬故人,危子侬门生。
向来同登漱玉亭,银河洗面醉不醒。
四年二子不见面,过眼光阴掣飞电。
今晨忽得问政碑,黄子作堂危子词。
危子笔力乃尔进,黄子佳政不须问。
寄言二子各努力,古人也是人作得。
风生蚱蜢怒须头,纨扇团圆璧月流。
三蝶商量探花去,不知若个是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