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其二牛尾狸》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其二牛尾狸》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琼瑶风骨褐衣裘,野果初红玉露秋。

僧孺唤渠登榜尾,季狸只合隐山头。

(0)
注释
琼瑶:比喻诗人的高尚品格。
风骨:指诗人的气质和风格。
褐衣裘:褐色的皮衣,代指朴素的装扮。
野果初红:秋季野外果实开始变红。
玉露:形容露水清澈如玉。
僧孺:僧侣中的读书人。
登榜尾:在考试中排名靠后。
季狸: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也可能暗指隐士。
只合:只应,应当。
隐山头:隐居山林。
翻译
穿着褐色皮衣的诗人气质如琼瑶般高洁,野外的果实开始转为红色,秋天的露水像玉一般清冷。
僧孺邀请他名列榜尾,而季狸似乎更适合隐居山林。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林景象。"琼瑶风骨褐衣裘"中的“琼瑶”指的是美玉,比喻诗人之骨清如玉,意指高洁的品格;"风骨"则形容人的气质或精神状态,显得非常脱俗;"褐衣裘"则是隐居山林者的打扮,表明诗人可能是一位隐逸。"野果初红玉露秋"中的“野果”指的是野生果实,“初红”形容果实刚开始变红,显露出秋天的色彩;"玉露"比喻清晨的露水,如同玉般纯洁;"秋"则是季节之意,整句话描绘出一幅秋高气爽、果实渐熟的景象。

接下来的“僧孺唤渠登榜尾”中的“僧孺”指的是小和尚,“唤渠”可能是指在溪边呼唤或是指小和尚在溪水中玩耍;"登榜尾"则形容小和尚登上木头制成的桥梁或栈道。整句话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活泼的感觉,仿佛可以听到溪水潺潺的声音和孩子们的欢笑。

最后,“季狸只合隐山头”中的“季狸”可能是指一种小型的野生动物,类似于獾或狐狸;"只合"意为恰好、适宜之意;"隐山头"则表达了这种小动物躲藏在山林深处的景象。整句话营造出一幅秋天动物也在准备冬眠,寻找隐蔽之所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命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临江仙·折柳门前鹦鹉绿

折柳门前鹦鹉绿,河梁小驻归船。
不堪花发对离筵。
孤村啼鴂日,深院落花天。
文采弟兄真叠玉,赤霄去路谁先。
明朝便恐各风烟。
江山如有恨,桃李自无言。

(0)

菩萨蛮·三年江上风吹泪

三年江上风吹泪。
夭桃艳杏无春意。
今日欲开眉。
那堪更别离。
莫折长亭柳。
折尽愁依旧。
只有醉如狂。
人生空断肠。

(0)

菩萨蛮·画船槌鼓催君去

画船捶鼓催君去。
高楼把酒留君住。
去住若为情。
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
只是人南北。
今日此尊空。
知君何日同。

(0)

菩萨蛮·画檐细雨偏红烛

画檐细雨偏红烛。
疏星冷落排寒玉。
赌得碧云篇。
金波更涉船。
樽前当日客。
行色垂杨陌。
天阔水悠悠。
含情独倚楼。

(0)

菩萨蛮·杜鹃啼破江南月

杜鹃啼破江南月。
香风扑吹红雪。
赋就缕金笺。
黄昏醉上船。
年华双短鬓。
事往情可尽。
明日各天涯。
来春空好花。

(0)

菩萨蛮·朱帘乍卷层烟起

朱帘乍卷层烟起。
露华深浅初疑洗。
困倚玉阑风。
绮罗知几重。
向人如有意。
不醉何时醉。
便得一枝红。
犹胜两鬓空。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