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我追随亦胜人,研轩标格久成尘。
意先远水常趋海,节与脩篁自作筠。
谏苑旧知欣有信,漆坊新隐叹无邻。
梅花应待行时发,野岸山房探得春。
老我追随亦胜人,研轩标格久成尘。
意先远水常趋海,节与脩篁自作筠。
谏苑旧知欣有信,漆坊新隐叹无邻。
梅花应待行时发,野岸山房探得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适的《送林子高》,通过对比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林子高出山做官而自己留在田园之间的感慨。诗中“老我追随亦胜人”一句,显示了诗人虽然年迈,但心志坚定,自认为能够追随时事变化,与年轻力壮的人相比也有所胜处。这反映出诗人的自信和坚持。
“研轩标格久成尘”则写出了诗人长时间阅读经史、探求学问的勤奋与专注,轩轾之下标尺线条已经模糊不清,显示了其学问渊博。同时,这也隐含着一种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意先远水常趋海”表达了诗人志向远大,如同河流不断向着大海前进,寓意着不满足于现状,始终追求更高的目标。与此相呼应的是“节与脩篁自作筠”,通过对节令和农时的把握,诗人在田园生活中也能自给自足,保持自己的节操。
接下来的“谏苑旧知欣有信”一句,是对林子高的一种祝愿,希望他出山之后能够保持初心,不失旧日的友情与信任。随后的“漆坊新隐叹无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隐居生活的感受,虽然环境改变,但依然感到孤独和无聊。
最后,“梅花应待行时发”、“野岸山房探得春”两句,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期待着梅花盛开之际能够亲自体验,并在田园生活中感受春天的到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对于平静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描写,展现了诗人的个性、情感以及他对于友情、学问与隐居生活的态度。
何速升天界。最苦忆、清癯玉面,微舒眉黛。
却至两亲虚度日,犹著彩衣展拜。
仍礼习、趋庭未改。
医药误儿兼误我,怎明珠、从此沈沧海。
风太急,促人快。从今郁郁无抛爱。
绘真图、久留芳泽,传流千载。
相聚一堂形是昨,韵秀神清性耐。
问膝下、承欢能再。
世事茫茫谁可定,奈苍然、两鬓愁难待。
休撇下,两亲在。
?印癖秦汉,爱古信情多。
薄今亦近于隘,胡不并搜罗。
近自丁黄而降,几辈标奇骋秘,遗绪接文阿。
委竟源斯在,吾赵即先河。拓芝泥,纡爱绶,?重挲。
精力各有独到,争忍付消磨。
六百年来高矩,十二时中清课,针度妙无过。
解意西泠月,相伴坐烟萝。
荒江咽遍寒潮,吊忠更酹兰陵酒。
英灵如昨,重围矢石,孤城刁斗。
画饼偏安,醇醪末路,壮怀空负。
说生平意气,题诗射塔,试旋斡,乾坤手。
炎徼重寻祠墓,瘴云深、鹤归来否。
琼崖玉骨,赤溪血泪,蛮神呵守。
五百年来,天时人事,淋浪襟?。
?鼓鼙悲壮,愿屠鲸鳄,为将军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