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题遁盦集古印存初集》
《水调歌头.题遁盦集古印存初集》全文
清 / 况周颐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歌]韵

?印癖秦汉,爱古信情多。

薄今亦近于隘,胡不并搜罗。

近自丁黄而降,几辈标奇骋秘,遗绪接文阿。

委竟源斯在,吾赵即先河。拓芝泥,纡爱绶,?重挲。

精力各有独到,争忍付消磨。

六百年来高矩,十二时中清课,针度妙无过。

解意西泠月,相伴坐烟萝。

(0)
鉴赏

此诗《水调歌头·题遁盦集古印存初集》由清代诗人况周颐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古印的喜爱与研究之情,以及对古印历史的追溯和对传承的重视。

首句“印癖秦汉”点明了对秦汉时期古印的痴迷,接着“爱古信情多”表达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后两句“薄今亦近于隘,胡不并搜罗”则流露出对现代的轻视,认为不应局限于当下,而应广泛搜集古物以丰富知识。

“近自丁黄而降,几辈标奇骋秘,遗绪接文阿”描述了从丁黄开始,历代学者对古印的研究与探索,他们标新立异,追求独特,将古印的历史脉络延续下来。接下来,“委竟源斯在,吾赵即先河”强调了古印研究的重要性,指出自己在此领域有着开创性的贡献。

“拓芝泥,纡爱绶,重挲”描绘了对古印的细致研究与欣赏过程,通过拓片、爱抚、反复摩挲等动作,深入理解古印的内涵。后几句“精力各有独到,争忍付消磨”表达了对古印研究的专注与执着,即使面对时间的流逝,也不愿轻易放弃。

最后,“六百年来高矩,十二时中清课,针度妙无过”回顾了古印研究的悠久历史,强调了其严谨性和精确性。结尾“解意西泠月,相伴坐烟萝”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与古印相伴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对古印文化的深深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印的深厚情感和研究热情,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

作者介绍
况周颐

况周颐
朝代:清   字:夔笙   籍贯:况古   生辰:1859~1926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况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况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况周颐,咸丰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岁补弟子员,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贡,21岁以优贡生中光绪五年(1879)乡试举人。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
猜你喜欢

题梨花白燕赠医者

斑虎杏林神护春,白燕梨花画亦神。

莫嫌画燕只供眼,有日双双语向人。

(0)

香山寺僧方荷能诗出其师护松号册索次

坛畔苍松缀紫苔,远公曾记昔年栽。

不教秀色流华屋,只放疏阴覆讲台。

愁为石化将鳞去,喜作涛鸣杂梵来。

却忆吴山五千树,寸秧尽是老龙材。

(0)

寄答汪古矜

少陵鸬鹚唤不来,汪家鸥鸟了无猜。

非关野老能争席,自是菩提无镜台。

范式鸡偿明岁约,羊昙泪是几年哀。

会须一哭胡司马,共踏黄山顶上苔。

(0)

会稽训吴先生母九十出册索题

瑶池宝箓授长生,九十聊占上寿成。

就禄官衙随地往,承欢綵服几回更。

筵中巳觉留春住,烛下犹能记夜行。

自喜当年曾教子,白头亲得见传经。

(0)

冯刑部索书册·其二

专城奏课有光辉,两世承恩曳锦绯。

钟鼓鸡人双阙晓,殿廷鸾字五函飞。

高门正好过宾从,载道今闻有是非。

老矣何心评月旦,不胜乡曲念依依。

(0)

雪坠片如丝者或如钱者皆景绝奇因专咏

灵雪羞常态,翻奇得品题。

千丝罥数蝶,万絮逗粗黎。

错落真成剪,匀飞反厌齐。

一生祇一见,天巧绝风姨。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