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蛾眉初见。西院。斜照碧阑干。
杏花刚喜试春寒。纤影耐寻看。书案半留芳曲。
残辉。掩烛不胜情。玉钩教上画帘旌。梁燕梦双惊。
昨夜蛾眉初见。西院。斜照碧阑干。
杏花刚喜试春寒。纤影耐寻看。书案半留芳曲。
残辉。掩烛不胜情。玉钩教上画帘旌。梁燕梦双惊。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昨夜蛾眉初见",以月如美女的弯眉比喻新月,形象生动,夜晚的清新与宁静跃然纸上。"西院。斜照碧阑干",进一步描绘了月光洒在庭院中,映照在青色栏杆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
"杏花刚喜试春寒",通过杏花在微寒中绽放,暗示春天的到来,同时也增添了词中的生机和活力。"纤影耐寻看",赞美了月光下杏花的娇美身影,让人忍不住细细品味。
进入室内,"书案半留芳曲",书香与月色交织,更显文人雅趣。"残辉。掩烛不胜情",借残余的月光映照烛火,表达了词人对月色的深深眷恋,以至于不愿让烛光完全遮蔽这美景。
最后两句"玉钩教上画帘旌。梁燕梦双惊",通过描写主人公轻轻拉动窗帘,连梁上的燕子都被惊醒,展现了词人微妙的情感波动,以及月色对他内心世界的触动。
整体来看,这首《荷叶杯·新月》以新月为引,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春夜月色的独特感受,以及其中蕴含的淡淡哀愁和情感涟漪。
雪爪尘空,巢痕梦冷,秋斋最苦怀人。
种遍琅玕,清阴一角芳邻。
近时怕认春明路,对西风满目愁氛。
听吹来一晌,萧萧绿黯疏筠。
天涯朋旧偕情话,看篆烟同袅,佳茗同温。
写入新图,分明朗月前身。
眼中无限沧桑感,待佗年齿印重寻。
且今朝野坐修篁,索句篱根。
无著天亲,植品在瑶林仙阙。
三十载、楞严一卷,几茎华发。
环堵萧然绳检外,瓮头酒熟生香发。
问何时、早趁五湖舟,归吴越。冲烟艇,寒江雪。
断虹棹,潇湘月。只维摩居士,往来清绝。
衣上黄尘京洛梦,蒲团枯坐雄心歇。
任庸夫、谗谤未能降,凌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