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京通,五日期,去章江,二水滔。会城正涉欧西教。
笙歌酒醴娱来使,议抵罚赔结外交。
又是萍江鬨闹。
直动了兵联四省,方落得凯奏金铙。
漕京通,五日期,去章江,二水滔。会城正涉欧西教。
笙歌酒醴娱来使,议抵罚赔结外交。
又是萍江鬨闹。
直动了兵联四省,方落得凯奏金铙。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朝末年或近现代初期,中国与外国交往中的一段场景。"漕京通,五日期,去章江,二水滔"描述了繁忙的水上运输,可能是漕运船只通过京城至章江,江水滔滔,显示出交通的繁忙。"会城正涉欧西教"暗示着西方文化或基督教在当时的影响力,可能指的是传教活动。
"笙歌酒醴娱来使"描绘了款待外国使者的情景,通过音乐和美酒来展现中国的热情好客。然而,"议抵罚赔结外交"则透露出可能存在的对外赔款谈判,反映了当时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弱势地位。
"又是萍江鬨闹"中的"鬨闹"形容场面混乱,可能指商业竞争或是社会动荡,而"直动了兵联四省"则进一步强调了局势的紧张,甚至可能涉及军事行动,牵扯到多个省份。
最后两句"方落得凯奏金铙"预示着某种胜利的结局,尽管过程艰难,但最终获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以凯歌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寿辰的庆祝,同时也暗含对时局变化的感慨。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反映历史变迁的诗篇。
六合一家统,依日月,到重光。
道太岱封书,云龙接踵,此意难忘。
西园万花绣错,好枕中、蝶花似蒙庄。
敛翅深栖金粉,贪芳更度银塘。
一生白眼贵人旁。
赢得姓名香。
几戏影棚边,随人鼓笛,贺老当场。
虽可笑,犹有用,似也胜、陈许怒争床。
静想行藏有命。
且休眼热王阳。
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
悲欢离合常事,知己古为难。
忆昔草庐人去,郁郁风云英气,千载到君还。
歌吹展江底,长铗不须弹。
路漫漫,天渺渺,与翩翩。
西风鸿鹄,一举横绝碧云端。
自笑鹡鸰孤影,落日野烟原上,沙晚不胜寒。
后夜一相意,明月满江干。
炬明珂马,戟森兵卫,日长铃阁春凝。
舜朝仪凤,傅岩霖雨,世传昂宿储精。
天地入经纶。
见东山高卧,一念苍生。
谈笑金华,故事六合海波平。
一杯福寿川增。
请大人静听,贱子微诚。
苏岭云霞,西溪梅竹,风烟画出共城。
羽翼汉功成。
尽山中名在,天外鸿冥。
一点台星。
清光长射老
十里走徵车,笑予游宦。
老马为驹望英盼。
客怀相慰,时对凌烟生面。
浩歌虽慷慨、南山粲。
公子翩翩,沉酣经传。
不似当年闭门衍。
杨花归路,肯逐东风流转。
且遮西日去、长安远。
越山征路杳。
东南淡淡,长空飞鸟。
俪影同翻,明月一枝乌远。
共道有心避事,甚未若、从渠相调。
君莫笑。
南楼苦要,胡床舒啸。
空扰。
画里江山,总轮与风流,眼中年少。
也学凝儿,官事几时能了。
一曲骊歌未动,还梦到、三山晴照。
江月晓。
莫为赏音稀少。
生也。
孙登者,为足下与诸君也。
二子者,为西溪春山两忘年友也。
后一阕将行即事,曰三山者,福城中山也。
岁梦者,为不肖拜命前后,凡梦三至其处。
曰赏音不少者,为彼中宋吏部陈菊圃者甚众,故云。
二篇自觉语硬音凡,固非乐府正体,望吾子取其直书,可也
《玉漏迟 前一篇怀旧有感,曰粼吹者,为见寄》【元·王恽】越山征路杳。东南淡淡,长空飞鸟。俪影同翻,明月一枝乌远。共道有心避事,甚未若、从渠相调。君莫笑。南楼苦要,胡床舒啸。空扰。画里江山,总轮与风流,眼中年少。也学凝儿,官事几时能了。一曲骊歌未动,还梦到、三山晴照。江月晓。莫为赏音稀少。生也。孙登者,为足下与诸君也。二子者,为西溪春山两忘年友也。后一阕将行即事,曰三山者,福城中山也。岁梦者,为不肖拜命前后,凡梦三至其处。曰赏音不少者,为彼中宋吏部陈菊圃者甚众,故云。二篇自觉语硬音凡,固非乐府正体,望吾子取其直书,可也
https://shici.929r.com/shici/jHt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