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多令》
《唐多令》全文
清 / 张尔田   形式: 词

萝幌掩孤嚬。双眉斗画新。好花时、不醒愁春。

曾是湔裙芳草路,浑怕问、旧京人。莲烛刻回文。

香消绣被温。叫南楼、哀雁声频。

梦里榆关秦塞月,空一片、白纷纷。

(0)
鉴赏

这首《唐多令》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张尔田所作,以细腻的情感和婉转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内心的忧愁与思念。

“萝幌掩孤嚬”,开篇即以“萝幌”这一意象,渲染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女子独自一人,掩面而泣,情感深沉。接下来,“双眉斗画新”,通过描绘女子精心修饰的双眉,反衬出其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女子虽在外表上尽力保持平静,但内心却波涛汹涌,难以自抑。

“好花时、不醒愁春”,在美好的春日里,花儿盛开,生机勃勃,而女子却沉浸在愁绪中,无法自拔。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物内心的愁苦形成对比,凸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曾是湔裙芳草路,浑怕问、旧京人。”这里运用了典故,女子曾经在芳草萋萋的路上嬉戏,与旧日的朋友相伴。如今,她害怕再提及过去,因为那会勾起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失去的遗憾。这种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使得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莲烛刻回文,香消绣被温。”“莲烛”可能是指莲花形状的蜡烛,此处用来形容女子夜晚的孤独与寂寞。而“回文”是一种古代文学形式,通过文字的排列变化来表达情感,这里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香消绣被温”则描绘了女子在温暖的被窝中,却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主题。

最后,“叫南楼、哀雁声频。梦里榆关秦塞月,空一片、白纷纷。”南楼上的哀雁声声,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思念。梦中,女子穿越到遥远的边关,月光如霜,一片凄凉。这一系列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也寄托了她对自由与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张尔田
朝代:清

张尔田(1874年—1945年),一名采田,字孟劬,号遁庵、遁庵居士,又号许村樵人,杭县(今浙江杭州)人。近代历史学家、词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张之杲,著有《初日山房诗集》、《泰州保卫记》。辛亥革命后闲居。1914年清史馆成立,参与撰写《清史稿》,主撰乐志,前后达七年。1915年曾应沈曾植邀请,参加编修《浙江通志》。1921年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学、光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任中国史和文学教授。最后在燕京大学哈佛学社研究部工作,为燕京大学国学总导师。
猜你喜欢

张廷芳李若虚二宪副及江廷诸宪佥约游西湖左时翊大参后至得联句十首时成化癸夘三月三日也·其九

湖上风烟三月三,湖中新水远拖蓝。

风流再续兰亭后,文物谁当北斗南。

林外鸟惊人语乱,花前春共客情酣。

乘时张弛非沈湎,纪胜无才却自惭。

(0)

张廷芳李若虚二宪副及江廷诸宪佥约游西湖左时翊大参后至得联句十首时成化癸夘三月三日也·其七

西湖春水暖溶溶,美景佳宾岂易逢。

游到南屏船驻久,坐忘东道酒行重。

高城迢递烟钟晚,远浦参差雨树浓。

剧饮不须修禊事,会稽何地觅遗踪。

(0)

张廷芳李若虚二宪副及江廷诸宪佥约游西湖左时翊大参后至得联句十首时成化癸夘三月三日也·其四

来往游人不避舟,镜天空阔雨初收。

桃花向我如相笑,竹叶浮君可自由。

山外有山深见寺,客边逢客一登楼。

唱酬遮莫归鸦尽,三竺峰前更小留。

(0)

赠程瑎·其一

曾到星源种德坊,紫苔春雨上君堂。

活人当日功多少,门外长闻橘井香。

(0)

题汪思恭松萝书屋·其一

饱看青山读古书,无人能识市中儒。

朝朝卖药归来晚,留得芸香辟蠹鱼。

(0)

集古八绝·其五夜宿用光南窗下

门外青山如屋里,嘈嘈虚枕纳溪声。

怪来诗思清人骨,欲化西园蝶未成。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