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垂杨长绿柯,渔村春坞景融和。
沙边细浪摇芳藻,水上红云映绿波。
风袅钓丝时荡漾,日移花影更婆娑。
径须展此连鳌手,且向樽前醉倒歌。
二月垂杨长绿柯,渔村春坞景融和。
沙边细浪摇芳藻,水上红云映绿波。
风袅钓丝时荡漾,日移花影更婆娑。
径须展此连鳌手,且向樽前醉倒歌。
这首宋诗《春晴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描绘了春天晴朗时的乡村景色。首句“二月垂杨长绿柯”,点明了时间与景物,二月时节,垂杨已生出新绿,枝条轻扬,充满生机。接下来的“渔村春坞景融和”则展现出渔村宁静而和谐的春日氛围,春光温暖,万物复苏。
“沙边细浪摇芳藻,水上红云映绿波”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沙滩上微波荡漾,水面上红云与碧波相映的美景,色彩鲜明,富有动态感。诗人运用“摇芳藻”和“映绿波”等词,形象地表现出春天水边植物的繁茂和水面的宁静之美。
“风袅钓丝时荡漾,日移花影更婆娑”进一步描绘了渔人垂钓的画面,微风吹动钓鱼线,阳光下花影婆娑,动静结合,富有诗意。最后,“径须展此连鳌手,且向樽前醉倒歌”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希望借酒消愁,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日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田园风光和渔村生活,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书生一食恒三日,忍饥诵经门不出。
仙家撒米狡狯多,饭甑空看梦中溢。
一麾作宰居海滨,职有漕事当躬亲。
手收八万七千石,但丐糠覈能肥人。
连廒四开临水曲,负戴遥来趁初旭。
南箕扇簸北斗量,原是天公具餐玉。
岂惟献纳人争先,乌雀未敢窥檐前。
仓储近烦白虎卫,水餫远叱黄龙牵。
颇闻荷花塘欲涸,碧波粼粼石凿凿。
屯丁辛苦里正嗟,津贴钱刀苦来索。
汝辈何如为杞忧,连云畚插通邗沟。
高低正依均海法,升斗不贷监河侯。
般橹万里趋芳甸,黍谷桃渠眼中见。
滹沱可洞涞可陂,只在司农斥坟衍。
拓地平移委粟山,治田尽表宜禾县。
丰岁香粳满近畿,云帆永罢东吴转。
《漕运行》【清·李黼平】书生一食恒三日,忍饥诵经门不出。仙家撒米狡狯多,饭甑空看梦中溢。一麾作宰居海滨,职有漕事当躬亲。手收八万七千石,但丐糠覈能肥人。连廒四开临水曲,负戴遥来趁初旭。南箕扇簸北斗量,原是天公具餐玉。岂惟献纳人争先,乌雀未敢窥檐前。仓储近烦白虎卫,水餫远叱黄龙牵。颇闻荷花塘欲涸,碧波粼粼石凿凿。屯丁辛苦里正嗟,津贴钱刀苦来索。汝辈何如为杞忧,连云畚插通邗沟。高低正依均海法,升斗不贷监河侯。般橹万里趋芳甸,黍谷桃渠眼中见。滹沱可洞涞可陂,只在司农斥坟衍。拓地平移委粟山,治田尽表宜禾县。丰岁香粳满近畿,云帆永罢东吴转。
https://shici.929r.com/shici/nZuFQ6W.html
炎徼烧春火云起,长虹下饮赤岸水。
伟哉十丈珊瑚华,蒸天烈地森杈丫。
蛮烟蜑雨黦不得,巍然正色敷滂葩。
晔兮红靺鞨,挂在峚阳枝。
屋乌偶相映,彩伞纷离离。
昆冈烧后红玉热,赪龙战罢金鳞飞。
托身不越句漏土,要向赤日输精微。
我来树下三叹息,亲睹东君好颜色。
祝融之宅南离宫,永教壮此文明国。
《尚书》未百篇,《春秋》疑断烂。
列史志艺文,分卷本亿万。
传之千百年,存世不及半。
近代多书楼,难聚易分散。
或者古名山,与俗隔厓岸。
岧峣灵隐峰,琳宫敞楼观。
共为藏书来,藏室特修建。
学人苦著书,难杀竹青汗。
若非见著录,何必弄柔翰。
舟车易遗亡,水火为患难。
子孙重田园,弃此等涂炭。
朋友诺黄金,文字任失窜。
或以经覆瓿,或以诗投溷。
当年无副本,佚后每长叹。
岂如香山寺,全集不散乱。
名家勒巨帙,精神本注贯。
逸民老田间,不见亦无闷。
虽不待藏传,得藏亦所愿。
我今立藏法,似定禅家案。
诸友以书来,收藏持一券。
他年七十厨,卷轴积无算。
或有访书人,伏阁细披看。
古人好事心,试共后人论。
既泛西湖舟,旋饱蔬笋饭。
出寺夕阳残,鹫岭风泉涣。
《四月十日同顾星桥吏部陈古华太守石状元三院长暨朱椒堂兵部蒋秋吟太史诗华秋槎何梦华王柳村项秋子张秋水鉴诸君子集灵隐置书藏纪事》【清·阮元】《尚书》未百篇,《春秋》疑断烂。列史志艺文,分卷本亿万。传之千百年,存世不及半。近代多书楼,难聚易分散。或者古名山,与俗隔厓岸。岧峣灵隐峰,琳宫敞楼观。共为藏书来,藏室特修建。学人苦著书,难杀竹青汗。若非见著录,何必弄柔翰。舟车易遗亡,水火为患难。子孙重田园,弃此等涂炭。朋友诺黄金,文字任失窜。或以经覆瓿,或以诗投溷。当年无副本,佚后每长叹。岂如香山寺,全集不散乱。名家勒巨帙,精神本注贯。逸民老田间,不见亦无闷。虽不待藏传,得藏亦所愿。我今立藏法,似定禅家案。诸友以书来,收藏持一券。他年七十厨,卷轴积无算。或有访书人,伏阁细披看。古人好事心,试共后人论。既泛西湖舟,旋饱蔬笋饭。出寺夕阳残,鹫岭风泉涣。
https://shici.929r.com/shici/Ww1cgf6QfP.html
朝廷不用刘宗周,金瓯失守铜驼愁。
南都不用史可法,黄左交猜马阮狎。
相臣姻娅镇京口,神策军来弃繻走。
仓皇茧足江郎山,一死已盖平生丑。
贵筑安能遽死忠,为有监军孙武公。
各留宝墨本合传,再迁朽骨还同封。
君不见皖城起事金忠毅,当时并命江天一。
石斋殉国三人从,就中记得毛玉洁。
吾生独惜钱谦益,愧负陶庵为上客。
吁嗟国事不可为,死乃庸行毋足奇。
盛朝亦表范公节,谁佐之者留山嵇。
知君避迹在墙东,自缚茅斋自洗桐。
老兴尚能浮大白,新诗未许号三红。
纵饶杞菊无余俸,赖有烟云养此翁。
惆怅松陵乡路近,乐郊门地晚增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