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去金山小,行来疋练新。
应声潭上树,照影水中人。
双逝凫归岸,孤鸣鹤下滨。
穷年依旅食,何日是通津?
望去金山小,行来疋练新。
应声潭上树,照影水中人。
双逝凫归岸,孤鸣鹤下滨。
穷年依旅食,何日是通津?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
首联“望去金山小,行来疋练新”,以金山的渺小和水流的清澈,展现了旅途的广阔与宁静。金山在远处看来虽小,但随着舟行,那如同丝带般的新鲜水流映入眼帘,给人以清新之感。
颔联“应声潭上树,照影水中人”,通过声音与倒影的对比,营造了一种生动而静谧的画面。潭上的树木仿佛在回应着水中的倒影,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颈联“双逝凫归岸,孤鸣鹤下滨”,描绘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画面。双飞的野鸭缓缓归岸,象征着和谐与安宁;孤独的鹤在岸边鸣叫,增添了几分孤寂与高洁之感。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尾联“穷年依旅食,何日是通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在一年的奔波中,依靠着旅途的饮食维持生活,心中不免生出对通向光明前路的渴望。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是对精神寄托与人生方向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行途中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濛濛,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湘东山水有清辉,袁水词人得意归。
几府争驰毛义檄,一乡看侍老莱衣。
筵开灞岸临清浅,路去蓝关入翠微。
想到宜阳更无事,并将欢庆奉庭闱。
来时犹暑服,今已露漫漫。
多雨逢初霁,深秋生夜寒。
投人心似切,为客事皆难。
何处无留滞,谁能暂问看。
少皞开宫行帝业,无刃金风剪红叶。
雁别边沙入暖云,蛩辞败草鸣香閤。
有客为儒二十霜,酣歌郢雪时飘扬。
不甘长在诸生下,束书携剑离家乡。
利爪韝上鹰,雄文雾中豹。
可堪长与乌鸢噪,是宜摩碧汉以遐飞。
出南山而远蹈,况今大朝公道。
天子文明,团团月树悬青青。
燕中有马如龙行,不换黄金无骏名。
荆山有玉犹在璞,未遇良工虚掷鹊。
一壶清酒酌离情,休向嵩中随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