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浮杂咏·其二》
《罗浮杂咏·其二》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久矣困物役,兹焉出人寰。

数日住兹山,俨在蓬瀛间。

虽复费登陟,不碍幽意閒。

朝竞樵采往,暮伴牛羊还。

归洞不闭门,夜听流水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隐居于罗浮山中的生活体验。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

首句“久矣困物役,兹焉出人寰”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被世俗事务所束缚,渴望摆脱尘世的羁绊,寻求心灵的自由。接着,“数日住兹山,俨在蓬瀛间”则描绘了诗人初到山中时的惊喜与陶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虽复费登陟,不碍幽意閒”表明尽管登山可能劳顿,但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并未因此减少,反而在与自然的亲近中得到了更深的满足。这种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朝竞樵采往,暮伴牛羊还”描绘了山中居民的日常生活景象,既有劳动的艰辛,也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反映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和理解。

最后,“归洞不闭门,夜听流水潺”则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祥和的画面:诗人归家后,洞门大开,任由自然界的声响自由出入,夜晚聆听溪水潺潺,感受着与自然的亲密无间。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浮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澹宁斋

澹泊水之德,宁静山之体。

山水智仁乐,宣尼诏我矣。

寓意每名斋,缮性以修已。

契理得仪型,怀安戒奢侈。

志明远亦致,讵自武侯始。

(0)

补桐书屋

假山叠磴窈而深,四壁琴书翰墨林。

俯仰个中犹故我,补来桐树已成阴。

(0)

花朝

三分春节已平分,柳未舒条花未芬。

了识九旬真电火,空传万事似浮云。

青旗锦胜都无藉,白水苍山亦可欣。

小憩琳宫参净业,向来忧乐任其纷。

(0)

即事

塞宇云生欲变寒,征裘逐日换归鞍。

筑场纳稼逢迎好,农务民艰取次看。

过岭东西两流水,映溪上下一停峦。

山田颇有丰年庆,祗恐茅檐尚怨叹。

(0)

题澄观斋

过水寻幽径,依岩搆迥斋。

常教鹤守户,时下鹿书牌。

翰墨香为侣,琴尊静者谐。

澄怀观道妙,益觉此间佳。

(0)

翠云堂

背栝山堂号翠云,松杉间植合同群。

好风端自树中得,古寺遥从岭外分。

得句底须希六代,读书祗合展三坟。

坐来谡谡檐端递,弘景何殊向所闻。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