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沛国人,独以好饮名。
每乘苍鹿车,出入携瓶罂。
结交嵇阮徒,陶然过平生。
妻言不足听,自谓能忘情。
常使荷锸随,已觉累尔形。
如何饮酒台,却在淮阴城。
千年土花白,尚疑垒曲成。
至今台下草,春风吹不醒。
君行戒晨装,淮泗千里程。
登台勿酹酒,当诵周觞铭。
刘伶沛国人,独以好饮名。
每乘苍鹿车,出入携瓶罂。
结交嵇阮徒,陶然过平生。
妻言不足听,自谓能忘情。
常使荷锸随,已觉累尔形。
如何饮酒台,却在淮阴城。
千年土花白,尚疑垒曲成。
至今台下草,春风吹不醒。
君行戒晨装,淮泗千里程。
登台勿酹酒,当诵周觞铭。
这首诗描绘了刘伶这位以嗜酒闻名的沛国人,他的生活方式与交友圈子,以及他对饮酒的独特态度。刘伶乘坐着鹿车,身边总是带着酒壶,与嵇康、阮籍这样的贤士交往,过着超脱而陶醉的生活。然而,他的妻子对他的劝诫被他视为耳边风,他认为自己能够忘却世俗情感。
诗中提到的“饮酒台”位于淮阴城,尽管历经千年,台上的土花依然洁白,仿佛还能让人联想到当年的豪饮场景。诗人感叹,即使春风吹过,也无法唤醒那沉醉的记忆。临别之际,诗人告诫丁掾在前往淮安的路上要谨慎出行,提醒他登上饮酒台时不必再洒酒祭奠,而应吟诵周公的饮酒之铭,寓意节制和理性。
整首诗通过刘伶的故事,寓含了对饮酒文化的反思和对人生的哲理,既有对古人豪放生活的怀念,也包含了对后人行为的规劝。
和平堂前列四皓,双松为主双桧宾。
深山大泽不肯住,鞭霆驾雨来重闉。
苍髯梳风音瑟瑟,霜皮凝雪冰粼粼。
静有精神观世变,悄无颜色阿緌绅。
朱幡皂盖几来去,丹楹藻棁方更新。
魏武子孙敦宿好,十八公子忻相亲。
世间灵物妙难测,一气长存天地仁。
巍巍堂下万休戚,左右冷眼时笑颦。
或然一念私欲胜,垂垂二老能相嗔。
起居出入知所敬,愿言共保千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