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校书省中玩雪》
《和陈校书省中玩雪》全文
唐 / 包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芸阁朝来雪,飘飖正满空。

褰开明月下,校理落花中。

色向怀铅白,光因翰简融。

能令草玄者,回思入流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xiàoshūshěngzhōngwánxuě
táng / bāoróng

yúncháoláixuěpiāoyáozhèngmǎnkōng

qiānkāimíngyuèxiàxiàoluòhuāzhōng

xiàng怀huáiqiānbáiguāngyīnhànjiǎnróng

nénglìngcǎoxuánzhěhuíliúfēng

注释
芸阁:藏书阁,古代收藏书籍的地方。
飘飖:飘扬,飞舞。
褰开:揭开,拉开。
明月:明亮的月亮。
校理:校对,整理。
落花:落下的花瓣,象征着春天的逝去或时光的流转。
怀铅:古代书写时用来研磨的铅块,这里指代写作。
翰简:笔和简牍,代指文章或文学创作。
草玄:指潜心著述,草拟深奥的文章。
流风:流动的风气,比喻深远的文化影响。
翻译
清晨的书阁上雪花纷飞,宛如满天的舞动。
在明亮的月光下拉开帷幕,我在整理落在花丛中的诗篇。
雪花的色泽与研墨的铅块相映成白,光芒仿佛与笔墨交融。
这使得潜心著述的人,思绪如风吹动,流淌出无尽灵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花飘落的清晨场景,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美景中展现了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芸阁朝来雪,飘飖正满空。”开篇就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雪花纷飞的画面。这里的“芸阁”指的是书房或学堂,“朝来雪”则是新鲜而纯净的自然景象。

“褰开明月下,校理落花中。”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不仅欣赏着雪的美丽,而且在其中寻找着对文字艺术的完善。这里的“校理”意味着审视和整理,用以形容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精益求精。

“色向怀铅白,光因翰简融。”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雪与月光交织下的美妙景象,以及这种景象如何激发诗人笔下的书法之美。其中,“色向怀铅白”形容雪的颜色如同铅粉般纯洁,而“光因翰简融”则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书写时光线透过纸张,文字与光线和谐地融为一体。

“能令草玄者,回思入流风。”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美好景象的感受,以及它如何激发内心深处的艺术灵感。这里的“草玄”指的是书法中的草书,而“回思入流风”则形容这样的景色和文字艺术交融,产生了一种超脱世俗、流动不息的艺术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与月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如何在这种环境中追求书法艺术的完美。

作者介绍
包融

包融
朝代:唐   号:吴中四士

包融(约695-约764),汉族,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唐朝著名诗人。与于休烈、贺朝、万齐融为"文词之友"。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其子包何、包佶,世称二包,各有集。包融之诗,今存八首。
猜你喜欢

春日即事

一夜东风柳穗柔,晓来红日在帘钩。

少年两两鸣鞭过,唯见香尘扑马头。

(0)

题郑侍郎莲鹭图

高堂忽见华山顶,十丈仙花开玉井。

新梢出水藕横船,圆叶当空盖欹影。

纷披花叶相交加,绿云片片连红霞。

疑是瑶池宴仙子,酒酣肌理无纤瑕。

何处纷然下群鹭,伫立相呼复相顾。

六足联拳方比翼,一喙低迟还独步。

衔鱼仰视空外来,故知两意无嫌猜。

参差九鹭态度别,红莲香里同徘徊。

徘徊毛羽胜霜雪,散布苍烟几点白。

浑如野鹤出尘垓,回视凡禽迥殊绝。

匪独九鹭粲有光,就中饮啄性亦常。

不比饥鸢得腐鼠,仰首却嚇孤凤凰。

无限雕鹯与鹰隼,爪觜铦利性贪忍。

何如此鹭纯且真,不搏不击意深稳。

谁哉巧夺造化工,花鸟幻出丹青中。

㓗白真堪比君子,还歌振鹭鸣西雍。

(0)

江行三首·其三

我舟既云迈,长风起层波。

天水共渺茫,云岫纷嵯峨。

石城犹在望,赤岸还经过。

远堤秋树小,水国蒹葭多。

老遂金陵游,奈此佳丽何。

北归已陈迹,江行遂成歌。

(0)

过故骠骑宅

投笔从戎少壮年,归耕还问伍员田。

可怜策马横戈地,惟在蛮烟瘴雨边。

一自烽尘遗故国,难得花石记平泉。

萧萧芦获悲风起,疑是吹笳薄暮天。

(0)

夜泊蠡溪口号呈光懋

雨雪扁舟夜欲徂,敲门无力任童奴。

不知画阁深沉处,曾有灯花报客无。

(0)

新秋偶兴·其一

杨柳几行疏翠,梧桐一叶飘秋。

阴蛩偏响北户,早雁正度南楼。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