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秋偶兴·其一》
《新秋偶兴·其一》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杨柳几行疏翠,梧桐一叶飘秋。

阴蛩偏响北户,早雁正度南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与自然界的生动画面。

首句“杨柳几行疏翠”,以杨柳作为秋天来临的标志,疏疏落落的翠绿中透露出季节的转换。杨柳在秋季逐渐褪去夏日的浓绿,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之美。

次句“梧桐一叶飘秋”,梧桐叶的飘落是秋天最典型的象征之一,这一片叶子的落下不仅标志着季节的更迭,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第三句“阴蛩偏响北户”,阴蛩即蟋蟀,秋天的夜晚,它们的鸣叫声格外清晰,尤其是靠近北门的地方,这种声音显得更加密集和响亮。这不仅是对秋夜寂静的描绘,也是对自然界生命力的一种体现。

最后一句“早雁正度南楼”,早雁是指秋天最早迁徙的雁群,它们正飞越南楼,向着南方迁徙。这一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界的规律性,也蕴含了诗人对于时间流转、生命迁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这些具体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初秋时节特有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兖州东南望孔林居人谓之夫子冢云在九龙山下其山九峰故名

阙里何年到,匆匆一望间。

人言夫子冢,正在九龙山。

(0)

六月二十八日大雨赴斋所

黑云连阵雨声寒,骑马萧萧向掖垣。

平地急惊成海子,御沟全似泻河源。

担夫没屩犹探路,从吏篝灯不到门。

小坐未眠闻屋漏,旋移斋榻过前轩。

(0)

送陆克深员外知叙州府

翰苑曾通籍,祠曹久缀班。

片符分虎重,双毂映朱殷。

具服朝辞陛,严装夜出关。

亲交开祖道,远役壮离颜。

蜀岭烟岚匝,泸江雪浪顽。

传餐迎驿吏,挝鼓拜溪蛮。

棨戟通公廨,茶盐拥市阛。

升堂延俊造,入境问痌瘝。

僻县经过少,高斋案牍閒。

奉宸瞻北斗,怀土梦东山。

宦海嗟行往,诗邮足往还。

来朝应可冀,弱柳未须攀。

(0)

耕读为建昌士人赋

古来业诗书,守分乐田野。

缅怀有莘人,感激千载下。

耕读者谁子,若与世情寡。

朝出向陇头,一卷书在把。

莫归声吾伊,隐映枌榆社。

汉庭日选士,孰是力田者。

愿见书有年,豳风续周雅。

(0)

长至后二日山陵陪祀回适有诏修宋元二史纲目不肖滥预率尔赋此

晓别园陵入觐来,编摩谁意及凡材。

鹓班未放天墀散,凤敕先从史院开。

朱墨两函藏秘省,是非千古在灵台。

叨陪敢继春秋笔,予夺还应取圣裁。

(0)

煮石歌

君不见太山之磷可液饮,符陵之砂可粒食。

天与道,人作刍,故有五母及八石。

云根初截如截肪,大拳小拳皆糇粮。

湘以玄水渍天浆,火中三伏芙蓉香。

青山落庖厨,谪星泣锅釜。

道人饥腹如漏天,五色一补齐天年。

道人之术许我传,我为道人开石田。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