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昭君辞应诏》
《昭君辞应诏》全文
南北朝 / 庾信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

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

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

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

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ojūnyìngzhào
nánběicháo / xìn

liǎnméiguāngsāi

háiwàngrénchéng

piànpiànhóngyánluò

shuāngshuānglèiyǎnshēng

bīngqiān

xuěbàoānxíng

fēnglěng

yuèzhàoxīnmíng

fāngtiáoqínshàng

biànjiāshē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悲凉情境。开篇“敛眉光禄塞,還望夫人城”两句,以“敛眉”形容昭君的美丽与哀伤之态,“光禄塞”和“夫人城”则是她所留恋的地方,从中可感受到诗人对于远离家园、孤独无伴的昭君的同情。

接着,“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两句,通过对鲜花飘落和泪水涟涟的描写,传达了昭君内心的哀愁与悲凉。这里的“红颜”不仅指鲜花,更象征着青春美丽的消逝,以及因离别而引发的情感。

“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两句,则描绘了昭君在严寒中跨越冰河、踏雪前行的艰难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诗人渲染出了昭君远嫁异域所遭受的心灵与肉体上的双重苦楚。

“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凉感。“胡风”指的是来自北方草原的寒风,而“夜月”则给人一种清冷孤寂之感。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昭君在异乡的凄凉与孤独。

最后,“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两句,以音乐为媒介,表现了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主题。“方调”指的是中原的乐曲,而“胡笳声”则是北方草原的乐音。昭君在异乡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不仅反映了她对故土的怀念,也象征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示了王昭君远嫁异域的悲剧命运,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于美丽与哀愁、孤独与怀念等主题的情感抒发。

作者介绍
庾信

庾信
朝代:南北朝   籍贯:北周时期   生辰:513—581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猜你喜欢

终南道士问汉碑·其一

柱史谈经地,终南古迹存。

神仙能间出,道德岂虚言。

河汉秋云冷,城池海气昏。

羽翰如可致,细与问真源。

(0)

门帖子十二首·其三戊戌年门帖子

曾由直道踏亨衢,岂谓终身出险途。

从此知非亦知命,镜中休镊白髭须。

(0)

门帖子十二首·其二甲午年门帖子

儒馆庇身惭废学,官仓供米竟无功。

授田傥复先王制,从此归耕?亩中。

(0)

调李长源

何时一斗凤鸣酒,满酌与君洗不平。

男儿年少鬓如漆,日落胭脂坡上行。

(0)

寓济源

几年无定止,生理与谁谋。

欲结黄茅屋,如营白玉楼。

咏归沂水暮,招隐桂丛幽。

乡里称为善,怀哉马少游。

(0)

吾道

众好常违俗,孤清且自成。

食苗维皎皎,止棘信营营。

莫为虚名误,宜因微罪行。

何思复何虑,吾道付神明。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