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史谈经地,终南古迹存。
神仙能间出,道德岂虚言。
河汉秋云冷,城池海气昏。
羽翰如可致,细与问真源。
柱史谈经地,终南古迹存。
神仙能间出,道德岂虚言。
河汉秋云冷,城池海气昏。
羽翰如可致,细与问真源。
这首元代诗人吾丘衍的《终南道士问汉碑(其一)》描绘了一幅深具道教气息的山川景象。首句“柱史谈经地”暗示了终南山作为道教圣地,曾有高人谈论经文;“终南古迹存”强调了历史遗迹犹在,体现了对古代道家文化的敬仰。
“神仙能间出”进一步渲染了神秘的仙人出没于山间的氛围,暗示着超凡脱俗的修行可能在此发生。“道德岂虚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认为道德并非空洞之说,而是可以通过实践体验到的真实存在。
“河汉秋云冷,城池海气昏”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描绘了终南山的清冷与幽深,仿佛连天上的银河和海市蜃楼都为之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最后,“羽翰如可致,细与问真源”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智慧的向往,希望能通过道士获取关于道家真谛的启示,流露出对知识与真理的探求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对终南山道教遗迹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道德追求和知识探索的深深敬意。
惟昔庐山旧,舜师称老禅。
惠也乃上足,解空无比肩。
我尝叩其说,活活如涌泉。
况复能吟哦,俯视唐皎然。
一别二十载,相望修途邅。
音信谁谓隔,月华长自圆。
嗟予困俗累,久负香火缘。
适为幕府客,远泛潇湘船。
还过庐山下,庐山安足怜。
既无故人语,顽碧徒参天。
多谢子规鸟,数声空谷传。
准拟趁汝飞,飞落赣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