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宫词·其九十一》
《宫词·其九十一》全文
宋 / 王仲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乘舆前殿退朝初,玉案焚香午漏馀。

三省奏来祥瑞事,编排付与内尚书。

(0)
注释
乘舆:皇帝的车驾。
殿:宫殿。
退朝:退朝下朝。
玉案:装饰华丽的桌子。
焚香:点燃香料。
午漏:古代计时器,滴漏。
三省:唐代中央政府的三个主要部门: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祥瑞:吉祥的征兆或事件。
编排:整理。
内尚书:内廷的尚书官职,负责处理机要事务。
翻译
皇帝刚刚结束早朝,回到前殿,案上还燃着午后的香火。
各部门呈上的吉祥之事,被整理后交付给内尚书处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退朝后处理国事的场景,展示了古代宫廷生活的一角。首句“乘舆前殿退朝初”表明皇帝刚从大殿退下,结束了一天的朝政活动。这里的“乘舆”指的是皇帝所乘坐的车驾,体现了皇权的尊贵和威仪。

接着,“玉案焚香午漏馀”则描绘了宫中午时休息的氛围。玉案是用玉石制成的桌子,象征着高雅与纯净;“焚香”则营造出一片清幽之境,午后的安宁气氛通过漏刻(古代计时工具)的滴答声而变得更加静谧。

第三句“三省奏来祥瑞事”表明朝廷中的三个重要部门——吏、礼、兵等各个方面都有好消息传来,这些都是吉祥的象征,显示着国家的昌盛与和平。

最后,“编排付与内尚书”则说明这些奏报被整理后交由皇帝的近臣处理。这里的“内尚书”可能是指负责文书工作的官员,或者是负责传递信息给皇帝的宦官。这一句强调了宫廷中严密而有序的行政体系。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高贵、井然有序的宫廷生活图景。

作者介绍

王仲修
朝代:宋

王仲修,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徙家开封。圭子。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八年,以著作佐郎为崇文院校书。同知太常礼院(《宋会要辑稿》卷选举三三之一四)。元丰四年(一○八一),坐谒告淮南时所为不检,冲替(同上书职官六六之一五)。七年,为著作佐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八)。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勒停。元符三年(一一○○),为其父王圭诉冤,尽复圭故官谥赠。事见《东都事略》卷八○《王圭传》。
猜你喜欢

出京道中作

春风柳色长安道,攀折年年伤别早。

我别长亭车马回,道傍杨柳偏枯槁。

杨柳何心解媚人,一年一度暗回春。

春风亦有迟留客,何况交情无故新。

(0)

石楼

仙人好炼石,五色何氤氲。

在天能补漏,在地能生云。

云中石楼起,户牖略可分。

楼头合灵药,鸡犬那得闻。

服之七十年,飘然人莫群。

待余石莲长,登楼窥秘文。

(0)

自崆峒山庄晓入石莲洞

理穫期有常,鸡鸣催晓发。

山风何萧萧,蟋蟀吟不绝。

起坐依茅檐,握发向秋月。

月影渐沈沈,东方犹未白。

(0)

两松

郁郁两松树,根柯亦何奇。

俪彼徂徕山,共此岁寒期。

严霜日夕至,万木蕃以摧。

独秀易为色,居高众所推。

明堂创神京,宫宇何累累。

徵材遍幽僻,斤斧不见施。

风涛起中夜,若有百鬼司。

输垂久不作,吾宁忘愤思。

(0)

种菊

结宇灌木畔,庭除幽且閒。

岂无丰草容,柔绿争春妍。

常恐秋风至,清霜凋故颜。

万族忻时荣,保终良独难。

惟此黄金华,可以结馀欢。

(0)

重至仙居寺

山雨鸣钟馀,阡陌断行迹。

高刹隐回冈,流辽汎春泽。

新构门巷更,重临岁月积。

访禅草蘙径,翻经尘在席。

僧斋馀旧突,梵相悬颓壁。

乍见惊梦寤,沈思悔形役。

壮志悲虚遥,衰容感畴昔。

逝者今若何,余留增太息。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